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新时期治理“信访不信法”现象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17页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第9-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16-17页
第一章 信访的相关理论知识第17-25页
    第一节 信访的含义第17-18页
        一、信访的概念界定第17页
        二、信访的构成要素第17-18页
        三、信访制度第18页
    第二节 信访的分类第18-20页
        一、有理信访和无理信访第18-19页
        二、正常上访和异常上访第19页
        三、个人上访与集体上访第19-20页
    第三节 我国信访制度的应有功能第20-22页
        一、信访制度功能的现状第20-21页
        二、信访制度的应有功能第21-22页
    第四节 与信访相关的公共管理理论第22-25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23页
        二、社会公平理论第23-24页
        三、政治沟通理论第24-25页
第二章 “信访不信法”的现状和特征第25-32页
    第一节 我国“信访不信法”的现状第25-28页
        一、目前状况第25-27页
        二、发展趋势第27-28页
    第二节 “信访不信法”的特征第28-32页
        一、诉求目的上,由“维权型”向“谋利型”转变第28页
        二、信访内容上,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第28-29页
        三、表达方式上,由“显性”向“隐性”转变第29页
        四、信访成本上,由“低廉”向“高昂”转变第29-30页
        五、信访功能上,由“一般”向“放大”转变第30-32页
第三章 “信访不信法”的困境及原因第32-38页
    第一节 我国“信访不信法”造成的困境第32-34页
        一、人民权利保障不利第32-33页
        二、基层政府权威下降第33页
        三、社会矛盾加剧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信访不信法”现象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一、我国司法权的信任缺失第34-35页
        二、法律还未完全普及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第35页
        三、诉讼成本投入大第35-36页
        四、成功事例和投机心理的刺激第36-37页
        五、传统心态的影响第37-38页
第三章 完善治理“信访不信法”现象的对策第38-47页
    第一节 扎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第38-41页
        一、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第38页
        二、给予公民更广泛的司法救济第38-39页
        三、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第39-40页
        四、建立诉访分离和非访处理工作机制第40-41页
    第二节 着力完善信访机制第41-45页
        一、实施信访诉求分类处理制度第41-42页
        二、推进阳光信访制度第42-43页
        三、逐级走访制度第43页
        四、完善信访考核制度第43-44页
        五、探索建立社会化解机制第44-45页
    第三节 切实加强信访顶层设计第45-47页
        一、实施分类治理第45页
        二、逐步废除“稳定压倒一切”的要求第45-46页
        三、将恶意上访和恶意串访列入诚信体系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政府的软权力建设研究--以海南省近年来若干典型事件为例
下一篇:TX人防管理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管理优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