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快速质谱分析方法 | 第10-24页 |
1.2.1 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敞开式质谱相结合的质谱快速分析方法 | 第10-16页 |
1.2.2 纸芯片快速质谱分析 | 第16-20页 |
1.2.3 化学衍生反应快速鉴定样品结构 | 第20-24页 |
1.3 质谱快速分析方法研究面临的问题 | 第24-25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固相微萃取探针对磷酸化多肽的快速质谱分析 | 第26-42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 第27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3 表面包覆二氧化钛(TiO_2)的不锈钢丝探针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样品的酶解 | 第28-29页 |
2.2.5 磷酸化多肽的萃取 | 第29页 |
2.2.6 磷酸化多肽的解吸附 | 第29页 |
2.2.7 萃取时间和解吸附时间的优化 | 第29页 |
2.2.8 选择性测试 | 第29页 |
2.2.9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10 重复性测试 | 第30页 |
2.2.11 回收率测试 | 第30页 |
2.2.12 溶液质谱检测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2.3.1 探针的表征 | 第31-33页 |
2.3.2 吸附时间和解吸附时间的优化 | 第33-34页 |
2.3.3 萃取能力及选择性测试 | 第34-37页 |
2.3.4 固相微萃取探针定量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2.3.5 重现性及回收率测试 | 第38页 |
2.3.6 实际样品测试 | 第38-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纸芯片分析装置对氨基酸等小分子的快速质谱分析 | 第42-59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9页 |
3.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 第43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3-44页 |
3.2.3 透射低温等离子体探针-质谱(透射LTP-MS)装置的搭建 | 第44页 |
3.2.4 用石蜡打印法制备折纸电泳所需要的纸芯片 | 第44-45页 |
3.2.5 折纸电泳 | 第45-48页 |
3.2.6 纸层析 | 第48-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3.3.1 透射LTP-MS的高通量分析 | 第49-50页 |
3.3.2 透射LTP-MS的条件优化 | 第50-53页 |
3.3.3 方法灵敏度测试 | 第53-54页 |
3.3.4 用透射LTP-MS原位快速检测纸电泳上的样品 | 第54-57页 |
3.3.5 用透射LTP-MS原位快速检测层析纸上的样品 | 第57-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利用环氧化反应和串联质谱实现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快速分析 | 第59-86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4.2.1 实验仪器与参数 | 第60-61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4.2.3 制备低温等离子体探针 | 第61页 |
4.2.4 环氧化反应装置的搭建 | 第61-62页 |
4.2.5 氦气流速优化 | 第62页 |
4.2.6 反应溶剂优化 | 第62-63页 |
4.2.7 反应时间测试 | 第63页 |
4.2.8 反应最低浓度测试 | 第63页 |
4.2.9 不同碳数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测试 | 第63页 |
4.2.10 不同浓度氧气下环氧化反应测试 | 第63页 |
4.2.11 萃取人血清中的脂肪酸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85页 |
4.3.1 条件优化 | 第66-74页 |
4.3.2 环氧化反应机理 | 第74-76页 |
4.3.3 不同碳数的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测试 | 第76-78页 |
4.3.4 不饱和脂肪酸同分异构体双键位置的鉴定 | 第78-80页 |
4.3.5 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的鉴定 | 第80-82页 |
4.3.6 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定量及双键位置鉴定 | 第82-85页 |
4.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