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引力坍缩和裸奇点 | 第12-20页 |
1.1.1 黑洞奇点概念 | 第12-13页 |
1.1.2 闵氏时空的稳定性 | 第13-15页 |
1.1.3 施瓦西黑洞奇点 | 第15-17页 |
1.1.4 事件视界 | 第17页 |
1.1.5 引力坍缩 | 第17-18页 |
1.1.6 引力坍缩的基本形式 | 第18-19页 |
1.1.7 黑洞和裸奇点的形成 | 第19-20页 |
1.2 奇点定理与宇宙监督假设 | 第20-21页 |
1.3 标准宇宙学模型 | 第21-24页 |
1.4 FRW宇宙线性微扰方法 | 第24-30页 |
1.4.1 仿射联络和爱因斯坦张量的微扰 | 第26-28页 |
1.4.2 理想流体 | 第28-29页 |
1.4.3 规范变换及共形牛顿规范 | 第29-30页 |
1.5 指标记号说明 | 第30-31页 |
1.6 论文结构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用测试粒子来检验WCCC的违反 | 第33-37页 |
2.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33-34页 |
2.2 Wald理想实验基本思想 | 第34-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三维Peldan和MTZ黑洞的WCCC违反 | 第37-57页 |
3.1 Peldan黑洞的WCCC违反 | 第37-46页 |
3.1.1 绪论 | 第37页 |
3.1.2 三维Peldan黑洞解 | 第37-38页 |
3.1.3 极端Peldan黑洞的WCCC违反 | 第38-42页 |
3.1.4 近极端Peldan黑洞的WCCC违反 | 第42-46页 |
3.1.5 本节小结 | 第46页 |
3.2 MTZ黑洞的WCCC违反 | 第46-55页 |
3.2.1 绪论 | 第46页 |
3.2.2 Martinez-Teitelboim-Zanelli黑洞解 | 第46-48页 |
3.2.3 极端情况 | 第48-51页 |
3.2.4 近极端情况 | 第51-54页 |
3.2.5 本节小结 | 第54-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四维Kerr-Newman-AdS黑洞的WCCC违反 | 第57-69页 |
4.1 绪论 | 第57-58页 |
4.2 极端Kerr-Newman-AdS黑洞WCCC违反 | 第58-62页 |
4.2.1 Kerr-Newman-AdS黑洞解 | 第58-59页 |
4.2.2 Kerr-Newman-AdS时空中测试粒子的运动 | 第59-62页 |
4.3 近极端Kerr-Newman-AdS黑洞WCCC违反 | 第62-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五章 一种协变的暗能量和冷暗物质相互作用模型 | 第69-79页 |
5.1 绪论 | 第69-70页 |
5.2 一种新的DE和CDM相互作用模型 | 第70-78页 |
5.2.1 绪论 | 第70-71页 |
5.2.2 一种协变的DE-CDM相互作用模型 | 第71-72页 |
5.2.3 密度扰动的演化 | 第72-75页 |
5.2.4 占主导的非绝热模式 | 第75-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附录 A部分公式推导证明 | 第81-85页 |
A.1公式(4.13)的推导 | 第81页 |
A.2公式(5.29)的推导 | 第81-82页 |
A.3公式(5.30)的推导 | 第82-83页 |
A.4公式(5.31)的推导 | 第83页 |
A.5公式(5.32)的推导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简历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