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新型装甲材料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2 复合装甲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车身装甲加工性能与薄弱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复合装甲抗弹机理研究与设计原则 | 第15-24页 |
2.1 空腔膨胀理论模型 | 第15-16页 |
2.1.1 准静态空腔膨胀模型 | 第15-16页 |
2.1.2 动态球形空腔膨胀压力的影响因素 | 第16页 |
2.2 轻质复合装甲抗弹机理研究 | 第16-18页 |
2.2.1 制式子弹和破片 | 第16-17页 |
2.2.2 陶瓷在装甲中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2.2.3 背板的作用 | 第17页 |
2.2.4 陶瓷四周约束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5 盖板的作用 | 第18页 |
2.2.6 盖板+四周约束陶瓷+背板的抗弹机理 | 第18页 |
2.3 评价方法和指标 | 第18-20页 |
2.3.1 防护等级与标准 | 第18-20页 |
2.3.2 质量效益系数 | 第20页 |
2.3.3 差分效益因子 | 第20页 |
2.3.4 危险系数 | 第20页 |
2.4 设计原则 | 第20-22页 |
2.4.1 基本设计目标 | 第20-21页 |
2.4.2 费效比原则 | 第21页 |
2.4.3 声阻抗原则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装甲材料模型和材料参数获取 | 第24-37页 |
3.1 材料模型 | 第24-26页 |
3.1.1 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 | 第24-25页 |
3.1.2 Johnson-HolmquistⅡ材料本构模型 | 第25-26页 |
3.2 Si_3N_4陶瓷的材料实验与参数拟合 | 第26-32页 |
3.2.1 动态压缩实验 | 第26-28页 |
3.2.2 轻气炮实验 | 第28-29页 |
3.2.3 材料参数拟合 | 第29-32页 |
3.3 Armox500T防弹钢的材料与参数拟合 | 第32-33页 |
3.3.1 准静态参数 | 第32-33页 |
3.3.2 动态参数 | 第33页 |
3.4 弹靶侵彻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3.4.1 53式7.62mm普通钢芯弹 | 第33-34页 |
3.4.2 53式7.62mm穿甲燃烧弹 | 第34页 |
3.4.3 靶板模型 | 第34-35页 |
3.5 材料参数可靠性验证 | 第35-36页 |
3.5.1 弹丸速度修正 | 第35页 |
3.5.2 钢板材料参数验证 | 第35页 |
3.5.3 陶瓷材料参数验证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轻质复合装甲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37-57页 |
4.1 轻质复合装甲各层结构选材分析 | 第37-47页 |
4.1.1 背板材料比较 | 第37-39页 |
4.1.2 陶瓷层层数比较 | 第39-43页 |
4.1.3 盖板材料比较 | 第43-45页 |
4.1.4 装甲与车体间的安装间隙效应 | 第45-47页 |
4.2 轻质复合装甲层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4.2.1 轻质复合装甲层结构材料选择 | 第47页 |
4.2.2 轻质复合装甲层结构初步设计 | 第47-48页 |
4.3 轻质复合装甲方案寻优 | 第48-55页 |
4.3.1 试验设计方法 | 第48-49页 |
4.3.2 确定变量范围 | 第49页 |
4.3.3 拉丁超立方试验采样 | 第49-51页 |
4.3.4 采样样本计算结果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车身装甲薄弱区防弹性能研究与车身装甲适应性分析 | 第57-74页 |
5.1 原车抗弹性能试验研究 | 第57-60页 |
5.1.1 整车试验 | 第57-59页 |
5.1.2 车身焊缝 | 第59页 |
5.1.3 连接螺栓位置 | 第59-60页 |
5.1.4 增加12mm内衬防弹钢板 | 第60页 |
5.2 轻质复合装甲分块设计 | 第60-64页 |
5.2.1 连接结构选型 | 第60-62页 |
5.2.2 装甲分块设计 | 第62-63页 |
5.2.3 陶瓷板布置 | 第63页 |
5.2.4 装甲间隙加强设计 | 第63-64页 |
5.3 车身装甲薄弱处抗弹性能研究 | 第64-70页 |
5.3.1 陶瓷块布置间隙 | 第64-66页 |
5.3.2 装甲板装配间隙 | 第66-67页 |
5.3.3 车身焊缝位置 | 第67页 |
5.3.4 装甲板/车身焊缝位置 | 第67-68页 |
5.3.5 装甲板螺栓连接位置 | 第68-70页 |
5.4 轻质复合装甲与车身的适应性研究 | 第70-73页 |
5.4.1 刚度分析 | 第70页 |
5.4.2 车身结构强度分析 | 第70-71页 |
5.4.3 装甲板连接位置优化 | 第7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