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民国时期书籍设计的发展成因及概况 | 第14-20页 |
2.1 中国传统书籍的继承 | 第14页 |
2.2 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 | 第14-15页 |
2.3 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 | 第15-16页 |
2.4 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 第16-17页 |
2.5 西方思想和科技的逐步渗入 | 第17-18页 |
2.5.1 西方艺术思潮对民国时期书籍设计的影响 | 第17-18页 |
2.5.2 西方科学技术的推动 | 第18页 |
2.6 民国时期大众思想的变化 | 第18-20页 |
2.6.1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 第18页 |
2.6.2 民国时期大众审美的更新 | 第18-20页 |
3 民国时期书籍版式的特征 | 第20-29页 |
3.1 民国书籍封面的版面形式 | 第20-22页 |
3.1.1 中式传统封面版式 | 第20-21页 |
3.1.2 西式传统封面版式 | 第21页 |
3.1.3 中西结合封面版式 | 第21页 |
3.1.4 图文并茂封面版式 | 第21-22页 |
3.2 民国书籍封面的视觉特点 | 第22-23页 |
3.2.1 个性鲜明的美术字应用 | 第22页 |
3.2.2 形式多样的图案应用 | 第22页 |
3.2.3 以少胜多的色彩应用 | 第22-23页 |
3.3 民国书籍内页的版面形式 | 第23-25页 |
3.3.1 传统风格的竖式排版 | 第23-24页 |
3.3.2 西方风格的横式排版 | 第24-25页 |
3.3.3 中西结合的横竖排版 | 第25页 |
3.4 民国书籍内页版式的视觉分析 | 第25-29页 |
3.4.1 目录的排版 | 第25-26页 |
3.4.2 页眉页脚的版式特点 | 第26-27页 |
3.4.3 分栏 | 第27页 |
3.4.4 版式中的留白 | 第27-29页 |
4 民国版式对当代书籍设计的影响 | 第29-36页 |
4.1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体现 | 第29-32页 |
4.1.1 西方文化对中国书籍划时代的革新 | 第30页 |
4.1.2 中国传统美的展现——以《学而不厌》为例 | 第30-32页 |
4.2 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表现 | 第32-36页 |
4.2.1 开启独特的中西融合书籍风格 | 第33-34页 |
4.2.2 继往开来的虚实空白艺术感——以《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中国汉字“六体书”艺术》为例 | 第34-3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5.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第36页 |
5.2 课题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第36页 |
5.3 课题的展望与发展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 | 第38-39页 |
附图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