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立法与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案例及规制困境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新浪微博诉脉脉软件不正当竞争案 | 第14-16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14-15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5页 |
三、总结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众点评诉百度公司不正当竞争案 | 第16-18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16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三、总结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困境 | 第18-23页 |
一、认定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规体系存在缺陷 | 第18-20页 |
二、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不完善 | 第20-21页 |
三、针对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监管不力 | 第21-22页 |
四、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缺乏行业自律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概述 | 第23-29页 |
第一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一、行为主体是不正当抓取用户数据的经营者 | 第24页 |
二、行为客体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用户数据 | 第24页 |
三、行为手段成本低且具有隐蔽性 | 第24-25页 |
四、损害赔偿数额难以计算 | 第25页 |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用户数据抓取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一、数据信息的财产化理论 | 第25-26页 |
二、搭便车理论 | 第26-27页 |
三、注意力经济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 第29-40页 |
第一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 第29-31页 |
一、互联网经营者的界定 | 第29-30页 |
二、竞争关系的界定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的客体 | 第31-33页 |
一、互联网经营者对用户数据的合法权益 | 第32页 |
二、用户的合法权益 | 第32页 |
三、公共利益—市场竞争秩序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用户数据抓取行为的不正当性判断 | 第33-38页 |
一、经营者获取和利用用户数据是否已经用户授权 | 第33页 |
二、经营者获取和利用用户数据是否合法合规 | 第33-35页 |
三、经营者获取用户数据是否付出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 第35-36页 |
四、用户数据对于互联网经营者来说是否具有商业价值 | 第36页 |
五、竞争对手抓取用户数据是否得到经营者及用户授权 | 第36-37页 |
六、竞争对手抓取用户数据是否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 第37-38页 |
第四节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后果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建议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出台针对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解释 | 第40-42页 |
一、明确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 第40-41页 |
二、明确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41页 |
三、设计具体可行的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加强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监管 | 第42-44页 |
一、工作目标 | 第43页 |
二、工作重点 | 第43页 |
三、职责分工 | 第43页 |
四、进度安排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加强用户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业自律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