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北方方言(华北官话)论文

杞县方言音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8页
    第一节 杞县概况第10-16页
        一、地理位置第10页
        二、行政建置第10-11页
        三、人口民族第11页
        四、方言概况第11-16页
    第二节 杞县方言研究综述第16-21页
        一、研究成果综述第16-20页
        二、研究方法综述第20页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页
        一、研究内容第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页
    第四节 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五节 发音人合作情况和体例说明第22-28页
        一、发音人合作情况第22-26页
        二、体例说明第26-28页
第一章 杞县方言音系第28-64页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第28-34页
        一、A区域声韵调系统第28-30页
        二、B区域声韵调系统第30-32页
        三、C区域声韵调系统第32-34页
    第二节 声韵配合关系第34-38页
        一、A区域的声韵配合关系第35-36页
        二、B区域的声韵配合关系第36-37页
        三、C区域的声韵配合关系第37-38页
    第三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第38-54页
        一、A区域声韵调配合关系第40-49页
        二、B区域声韵调配合关系第49-50页
        三、C区域声韵调配合关系第50-54页
    第四节 音变第54-64页
        一、连读变调第54-55页
        二、儿化第55-59页
        三、D变韵第59-64页
第二章 声母第64-97页
    第一节 声母与中古音的比较第64-73页
    第二节 声母的一般演变特征第73-76页
        一、古全浊声母今全部清化第73-75页
        二、不分尖团第75页
        三、古精组与古知系合流第75-76页
        四、影疑母清化第76页
    第三节 声母特殊演变分析第76-97页
        一、帮系声母第76-91页
        二、知系声母第91-95页
        三、文白异读第95-97页
第三章 韵母第97-120页
    第一节 韵母与中古音的比较第97-103页
    第二节 韵母的一般演变特征第103-110页
    第三节 韵母特殊演变分析第110-120页
        一、蟹摄第110-113页
        二、宕江摄入声第113页
        三、曾梗摄入声第113-117页
        四、文白异读第117-120页
第四章 声调第120-125页
    第一节 声调与中古音的比较第120-121页
    第二节 声调的演变特征第121-122页
    第三节 声调分析第122-125页
        一、声调别义第122-123页
        二、青年入声声调的新变化第123-125页
结语第125-131页
    第一节 结论第125-129页
        一、杞县方言的内部分区第125页
        二、杞县方言的小片归属第125-127页
        三、普通话等外部方言影响较大第127-128页
        四、语音发展的不平衡性第128-129页
    第二节 杞县方言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曲双音语气词研究
下一篇:东汉碑刻通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