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片潜水排污泵径向力特性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1 理论研究 | 第19页 |
1.2.2 数值计算 | 第19-20页 |
1.2.3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单叶片潜水排污泵水力设计 | 第23-31页 |
2.1 水力设计参数 | 第23-24页 |
2.2 正交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2.2.2 试验因素和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2.2.3 叶轮水力设计 | 第25-26页 |
2.2.4 蜗壳水力设计 | 第26页 |
2.3 数值模拟 | 第26-27页 |
2.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质量平衡叶轮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第31-41页 |
3.1 叶轮不平衡的产生及危害 | 第31页 |
3.1.1 不平衡的产生 | 第31页 |
3.1.2 不平衡的危害 | 第31页 |
3.2 叶轮动静平衡满足的条件 | 第31-33页 |
3.2.1 静平衡 | 第31-32页 |
3.2.2 动平衡 | 第32-33页 |
3.3 虚拟样机配平 | 第33-35页 |
3.3.1 虚拟样机简介 | 第33页 |
3.3.2 叶轮零件模型 | 第33-34页 |
3.3.3 约束条件和参数设定 | 第34页 |
3.3.4 数据的后处理 | 第34-35页 |
3.4 叶轮模型的修改 | 第35-38页 |
3.5 平衡机试验 | 第38-40页 |
3.5.1 试验装置 | 第38-39页 |
3.5.2 试验步骤 | 第39页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单叶片潜水排污泵试验 | 第41-49页 |
4.1 试验台的介绍 | 第41-42页 |
4.1.1 试验台结构 | 第41-42页 |
4.1.2 试验台功能 | 第42页 |
4.1.3 试验台精度 | 第42页 |
4.2 泵段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4.2.1 叶轮和蜗壳 | 第42页 |
4.2.2 轴和轴承座 | 第42-44页 |
4.2.3 泵段的装配 | 第44页 |
4.3 零部件的加工与组装 | 第44-46页 |
4.3.1 3D打印技术 | 第44页 |
4.3.2 零件模型和3D打印蜡模 | 第44-45页 |
4.3.3 试验泵的装配 | 第45-46页 |
4.4 外特性试验 | 第46-48页 |
4.4.1 试验步骤 | 第46-47页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单叶片潜水排污泵全流场数值模拟 | 第49-69页 |
5.1 单叶片潜水排污泵定常计算 | 第49-52页 |
5.1.1 全流场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5.1.2 网格类型介绍 | 第49-50页 |
5.1.3 结构网格的生成 | 第50-51页 |
5.1.4 边界条件的设置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51-52页 |
5.2 定常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52-56页 |
5.2.1 外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5.2.2 内部流场分析 | 第54-56页 |
5.3 单叶片潜水排污泵非定常计算 | 第56-67页 |
5.3.1 非定常设置 | 第56-57页 |
5.3.2 压力脉动分析 | 第57-62页 |
5.3.3 叶轮径向力分析 | 第62-66页 |
5.3.4 蜗壳径向力分析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转子系统静力分析 | 第69-78页 |
6.1 叶轮配重处理和建模 | 第69-71页 |
6.2 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与计算 | 第71-72页 |
6.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6.3.1 未加载流体作用力 | 第73-74页 |
6.3.2 加载流体作用力 | 第74-76页 |
6.4 径向力分布 | 第76-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78-7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