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选题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1.2.2 选题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4 难点与创新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21页 |
| 2.2.1 研究趋势 | 第18-19页 |
| 2.2.2 研究空间 | 第19-21页 |
| 第3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 | 第21-26页 |
| 3.1 风险的概念内涵 | 第21-22页 |
| 3.2 风险的不确定性 | 第22-26页 |
| 3.2.1 研究中的技术不确定性 | 第23-24页 |
| 3.2.2 科学论述中的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 3.2.3 不确定性总述 | 第25-26页 |
| 第4章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三元主体 | 第26-40页 |
| 4.1 风险传播要素:风险主体与科学不确定性 | 第26-27页 |
| 4.2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专家 | 第27-29页 |
| 4.3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媒介 | 第29-35页 |
| 4.3.1 媒介的议程设置影响力 | 第30页 |
| 4.3.2 媒介的专业化需求 | 第30-32页 |
| 4.3.3 媒介在风险不确定中的建构方式 | 第32-34页 |
| 4.3.4 媒介风险建构的影响 | 第34-35页 |
| 4.4 公共风险传播中的公众 | 第35-38页 |
| 4.4.1 公众在风险传播中的形象 | 第36-37页 |
| 4.4.2 公众的风险认知逻辑 | 第37-38页 |
| 4.5 风险传播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公共风险话语中的冲突 | 第40-51页 |
| 5.1 两种风险认知的冲突 | 第40-43页 |
| 5.2 新媒介时代公众议程的崛起 | 第43-46页 |
| 5.3 风险的社会放大 | 第46-48页 |
| 5.4 新时代的公共风险冲突 | 第48-51页 |
| 第6章 从转基因食品看新媒介风险互动中的“三元话语” | 第51-65页 |
| 6.1 “三元话语圈”互动模型 | 第52-57页 |
| 6.1.1 三元话语特质 | 第52-54页 |
| 6.1.2 三元话语互动机制 | 第54-55页 |
| 6.1.3 三元话语互动特征 | 第55-57页 |
| 6.2 “三元话语圈”中各方话语框架分析 | 第57-62页 |
| 6.2.1 媒介的话语框架 | 第57-60页 |
| 6.2.2 公众的话语框架 | 第60-61页 |
| 6.2.3 专家的话语框架 | 第61-62页 |
| 6.3 公共风险事件中的议程建构 | 第62-65页 |
| 6.3.1 媒介转基因传播议题建构策略 | 第62-63页 |
| 6.3.2 公众转基因传播议题建构的策略 | 第63-65页 |
| 第7章 公共风险话语情境下合意空间的达成途径 | 第65-73页 |
| 7.1 专家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 第65-67页 |
| 7.1.1 重视社会的风险认知需求 | 第65-66页 |
| 7.1.2 管理风险的不确定 | 第66页 |
| 7.1.3 参与风险沟通 | 第66-67页 |
| 7.2 媒介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 第67-71页 |
| 7.2.1 处理风险的不确定性 | 第67-70页 |
| 7.2.2 使用新媒介 | 第70-71页 |
| 7.3 公众达成合意空间的途径 | 第71页 |
| 7.4 合意空间的达成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