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传染病学论文--兽医寄生虫病学论文

广西部分地区异形吸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及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26页
    1.1 异形吸虫分布范围第13-17页
    1.2 异形吸虫的流行病学第17-19页
        1.2.1 宿主及其危害第17-18页
        1.2.2 感染流行的季节第18页
        1.2.3 感染者的性别差异第18页
        1.2.4 文化风俗的影响第18-19页
    1.3 人和动物的异形吸虫病第19页
    1.4 鉴别诊断方法第19-22页
        1.4.1 形态学鉴定第19-20页
        1.4.2 免疫学诊断第20页
        1.4.3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0-22页
    1.5 预防治疗第22-23页
        1.5.1 切断传播途径第22页
        1.5.2 健全法规防治第22-23页
        1.5.3 加强舆论和观念的引导第23页
        1.5.4 强化地区间国家间疫情监测第23页
    1.6 研究欠缺和展望第23-26页
        1.6.1 异形吸虫的感染、流行和分布情况资料尚有缺乏第23-24页
        1.6.2 异形吸虫致病力方面仍需深化认识第24页
        1.6.3 科学研究、人文社科和舆论传媒的阻击作用第24页
        1.6.4 虫种的抗药性问题第24页
        1.6.5 异形吸虫全新防控理念和手段的研究第24-26页
第二章 广西犬、猫异形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及虫体形态学观察第26-35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26-27页
        2.1.1 试验器材及材料第26页
        2.1.2 试剂及其配制第26-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28页
        2.2.1 样品的采集第27页
        2.2.2 样品剖检检查和吸虫的收集第27-28页
    2.3 试验结果第28-34页
        2.3.1 猫内脏中吸虫感染情况第28-29页
        2.3.2 犬内脏中吸虫感染情况第29页
        2.3.3 主要犬、猫肠道吸虫的分类鉴定第29-34页
    2.4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淡水鱼中吸虫囊蚴初步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5-42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35-36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页
        3.1.2 试验器材及试剂第35-36页
    3.2 试验方法第36-37页
        3.2.1 囊蚴的收集与观察方法第36页
        3.2.2 样品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第36-37页
    3.3 试验结果第37-39页
        3.3.1 囊蚴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结果第37-39页
        3.3.2 鱼中囊蚴的调查第39页
    3.4 讨论第39-42页
第四章 吸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第42-53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42-44页
        4.1.1 试验样本第42页
        4.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42-44页
    4.2 试验方法第44-47页
        4.2.1 虫体DNA的抽提第44页
        4.2.2 核糖体ITS2 DNA的PCR扩增第44-47页
    4.3 试验结果第47-52页
        4.3.1 吸虫ITS2序列的PCR扩增结果与测序第47-48页
        4.3.2 测序结果的初步分析与比对第48-49页
        4.3.3 棘隙属遗传距离和进化发育第49页
        4.3.4 种系发育分析第49-52页
    4.4 讨论第52-53页
第五章 横川后殖吸虫、扇棘单睾吸虫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3-63页
    5.1 材料与试剂第54页
        5.1.1 样品材料第54页
        5.1.2 试剂第54页
        5.1.3 仪器设备第54页
    5.2 方法第54-56页
        5.2.1 虫体DNA提取第54页
        5.2.2 PCR引物的设计第54-55页
        5.2.3 PCR体系和退火温度的优化第55-56页
        5.2.4 PCR引物的特异性引物和灵敏性检测第56页
        5.2.5 检测方法的验证第56页
    5.3 结果第56-61页
        5.3.1 PCR的条件的优化结果第56-58页
        5.3.2 PCR引物的特异性第58页
        5.3.3 PCR检测的敏感性第58页
        5.3.4 检测方法的验证与结果第58-61页
    5.4 讨论第61-6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2-73页
申明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薯收获机的机电液一体化联合仿真研究
下一篇: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的生长和氮营养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