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分类和遗传学研究 | 第13-15页 |
1.1.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外部形态和生活史 | 第13-14页 |
1.1.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分类 | 第14-15页 |
1.1.3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 第15页 |
1.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培养及其经济价值 | 第15-17页 |
1.2.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繁殖和组织培养 | 第15-16页 |
1.2.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营养成分 | 第16-17页 |
1.3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种群生态及其作用 | 第17-19页 |
1.3.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生态特征 | 第17-18页 |
1.3.2 细基江蓠繁殖变种对营养盐吸收和生理响应特征 | 第18-19页 |
1.3.3 细基江蓠繁殖变种的生态作用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三个江蓠种群的种类鉴定 | 第21-36页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2.1.1 采样点的选择及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 第21-22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2 方法 | 第22-26页 |
2.2.1 江蓠种类形态特征鉴定 | 第22-23页 |
2.2.2 江蓠种类DNA条形码鉴定 | 第23-26页 |
2.3 结果 | 第26-35页 |
2.3.1 江蓠的形态和解剖学鉴定 | 第26-29页 |
2.3.2 江蓠的DNA鉴定 | 第29-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生长的水环境特征 | 第36-43页 |
3.1 材料 | 第36页 |
3.2 方法 | 第36-38页 |
3.2.1 水质测定方法 | 第36页 |
3.2.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3.2.3 水质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页 |
3.3 结果 | 第38-41页 |
3.3.1 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环境水质特征 | 第38-40页 |
3.3.2 基于6个水质化学指标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藻体的生长和氮营养特征 | 第43-62页 |
4.1 材料 | 第43页 |
4.1.1 实验样品 | 第43页 |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3页 |
4.2 方法 | 第43-44页 |
4.2.1 藻体生长(体长和生物量)和营养盐(全氮和全磷)含量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4页 |
4.3 结果 | 第44-58页 |
4.3.1 东兴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生态特征周年变化 | 第44-48页 |
4.3.2 东兴种群藻体氮磷含量的周年变化 | 第48-51页 |
4.3.3 三个种群生长和生物量特征 | 第51-53页 |
4.3.4 三个种群藻体N、P营养特征 | 第53-58页 |
4.4 讨论 | 第58-60页 |
4.4.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群生长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58页 |
4.4.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藻体含氮磷量季节变化特征 | 第58-60页 |
4.5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氮营养盐吸收动力学特征 | 第62-86页 |
5.1 材料 | 第62页 |
5.1.1 实验样品 | 第62页 |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2页 |
5.2 方法 | 第62-67页 |
5.2.1 藻体预培养 | 第62-63页 |
5.2.2 氮饥饿状态培养 | 第63页 |
5.2.3 实验设计和测定指标的选择 | 第63-64页 |
5.2.4 测定方法 | 第64-67页 |
5.2.5 数据分析 | 第67页 |
5.3 结果 | 第67-82页 |
5.3.1 不同地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总氮吸收动力学特征 | 第67-74页 |
5.3.2 不同地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氮浓度变化的生理响应 | 第74-81页 |
5.3.3 氮营养吸收特性与生态特征相关性 | 第81-82页 |
5.4 讨论 | 第82-85页 |
5.4.1 氮营养吸收动力学 | 第82-84页 |
5.4.2 生理特征响应 | 第84-85页 |
5.5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