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市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6-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8-19页 |
1.2 核心名词鉴定 | 第19-20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21-24页 |
1.4.1 研究计划 | 第21-23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4-2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5-31页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 第25-26页 |
2.2 国外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的研究 | 第26-27页 |
2.3 国内高中生微积分学习的研究 | 第27-30页 |
2.3.1 对高中生微积分学习情况的研究 | 第27-28页 |
2.3.2 对高中阶段微积分教学内容的研究 | 第28-29页 |
2.3.3 高中微积分教学的研究 | 第29-30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 | 第31-41页 |
3.1 研究的目的 | 第31页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1-32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3.3.1 问卷调查法 | 第32页 |
3.3.2 访谈法 | 第32-33页 |
3.3.3 文献资料法 | 第33页 |
3.3.4 案例研究法 | 第33页 |
3.4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33-38页 |
3.4.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4-35页 |
3.4.2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页 |
3.4.3 学生能力测试卷的设计 | 第35-36页 |
3.4.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36-38页 |
3.4.5 学生访谈的题纲设计 | 第38页 |
3.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38-39页 |
3.5.1 数据的收集 | 第38-39页 |
3.5.2 数据的处理 | 第39页 |
3.5.3 数据的分析 | 第39页 |
3.6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1-49页 |
4.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41-42页 |
4.2 元认知学习理论 | 第42页 |
4.3 自主学习理论 | 第42页 |
4.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42-43页 |
4.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第43-46页 |
4.6 高中微积分课标分析 | 第46-49页 |
第5章 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49-86页 |
5.1 问卷的分析 | 第49-70页 |
5.1.1 微积分学习情况分析 | 第49-58页 |
5.1.2 微积分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58-61页 |
5.1.3 微积分学习情况学生访谈分析 | 第61-66页 |
5.1.4 微积分教学分析 | 第66-70页 |
5.2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态度和认识 | 第70-73页 |
5.2.1 自主性 | 第70-72页 |
5.2.2 学习态度 | 第72-73页 |
5.2.3 学习习惯 | 第73页 |
5.3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学习情况 | 第73-78页 |
5.3.1 概念的理解 | 第74-75页 |
5.3.2 知识点负迁移 | 第75-76页 |
5.3.3 运算能力 | 第76-77页 |
5.3.4 思维灵活程度 | 第77页 |
5.3.5 不正当归因 | 第77-78页 |
5.4 高中生对微积分的掌握情况 | 第78页 |
5.5 高中生对微积分课堂教的感受 | 第78-79页 |
5.6 高中微积分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 | 第79-82页 |
5.6.1 函数知识不牢固 | 第79页 |
5.6.2 思维局限性 | 第79页 |
5.6.3 运算能力不足 | 第79-80页 |
5.6.4 元认知水平不足 | 第80页 |
5.6.5 个人学习态度 | 第80-81页 |
5.6.6 学习习惯 | 第81-82页 |
5.7 高中微积分学习困难的客观原因 | 第82-85页 |
5.7.1 学校的教学进度设计不足 | 第82-83页 |
5.7.2 教师的教育方法 | 第83-84页 |
5.7.3 考核方式 | 第84页 |
5.7.4 教育动机 | 第84页 |
5.7.5 师生关系 | 第84-8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微积分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 第86-116页 |
6.1 学习策略 | 第86-90页 |
6.1.1 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 第86页 |
6.1.2 注重微积分的概念的形成 | 第86-87页 |
6.1.3 培养学生用导数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87页 |
6.1.4 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 第87-88页 |
6.1.5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88-89页 |
6.1.6 提高运算的能力 | 第89页 |
6.1.7 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 第89-90页 |
6.2 教学策略 | 第90-96页 |
6.2.1 探索合理的教学编排 | 第90-91页 |
6.2.2 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 第91-92页 |
6.2.3 注重概念教学 | 第92-93页 |
6.2.4 培养数学兴趣 | 第93-95页 |
6.2.5 制定循序渐进的考核方式 | 第95-96页 |
6.2.6 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 第96页 |
6.3 教学案列 | 第96-116页 |
6.3.1 导数的概念教学案例 | 第96-102页 |
6.3.2 导数的运用教学案例 | 第102-104页 |
6.3.3 积分的概念教学案例 | 第104-112页 |
6.3.4 积分的运用教学案例 | 第112-116页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第116-120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116-118页 |
7.2 研究的反思 | 第118页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118页 |
7.4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附录 | 第123-129页 |
附录 A:高中生微积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123-126页 |
附录 B:高中生导数与积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卷 | 第126-127页 |
附录 C:高中微积分学习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 第127页 |
附录 D:高中微积分教学教师问卷调查表 | 第127-12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