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山区公路拓宽路基差异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7-51页 |
2.1 路基拓宽主要病害及病害机理 | 第17-18页 |
2.1.1 公路加宽主要病害 | 第17-18页 |
2.1.2 病害机理 | 第18页 |
2.2 山区改扩建路基常见断面形式 | 第18-22页 |
2.3 路基不均匀沉降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2.3.1 FLAC~(3D)软件 | 第22-23页 |
2.3.2 加宽路基分析几何模型 | 第23-24页 |
2.3.3 模型假定 | 第24页 |
2.3.4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2.3.5 材料的计算参数 | 第25-26页 |
2.3.6 沉降记录点 | 第26页 |
2.4 不同拓宽宽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26-30页 |
2.5 不同拓宽高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30-33页 |
2.6 路堤坡脚支挡下拓宽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33-40页 |
2.6.1 不同拓宽宽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2.6.2 不同拓宽高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36-40页 |
2.7 路肩墙支挡下拓宽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40-46页 |
2.7.1 不同拓宽宽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40-44页 |
2.7.2 不同拓宽高度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 第44-46页 |
2.8 加宽路基强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第46-49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拓宽路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51-68页 |
3.1 试验概述 | 第51-52页 |
3.1.1 引言 | 第51页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原理 | 第51-52页 |
3.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第52-56页 |
3.2.1 试验设备 | 第52-53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53-54页 |
3.2.3 模型的制作 | 第54-56页 |
3.3 试验量测 | 第56-57页 |
3.4 试验基本流程 | 第57-58页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3.5.1 开挖台阶对沉降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2 加筋对沉降的影响 | 第60-61页 |
3.5.3 填石料对沉降的影响 | 第61-62页 |
3.6 数值模拟分析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62-66页 |
3.6.1 加筋对沉降影响的对比 | 第62-64页 |
3.6.2 填石对沉降影响的对比 | 第64-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及控制指标研究 | 第68-77页 |
4.1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的力学响应 | 第68-71页 |
4.1.1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68-69页 |
4.1.2 沉降曲线的拟合 | 第69-70页 |
4.1.3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 路面结构受力变形规律 | 第71-72页 |
4.3 按路面结构性要求确定差异沉降控制指标 | 第72-73页 |
4.4 差异沉降控制指标下的参数选择 | 第73-76页 |
4.4.1 路面各层结构模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2 路面各层结构厚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