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1.1 农村教育 | 第19-20页 |
2.1.2 公共服务 | 第20-21页 |
2.1.3 教育公共服务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徐州市贾汪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第26-41页 |
3.1 徐州市贾汪区推进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举措及成效 | 第26-29页 |
3.1.1 徐州市贾汪区推进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举措 | 第26-28页 |
3.1.2 徐州市贾汪区推进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成效 | 第28-29页 |
3.2 徐州市贾汪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4页 |
3.2.1 农村学校教师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 第29-31页 |
3.2.2 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物力资源匮乏 | 第31-32页 |
3.2.3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第32-33页 |
3.2.4 政府管理和监督缺位 | 第33-34页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3.3.1 农村师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第34-36页 |
3.3.2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与失衡 | 第36-38页 |
3.3.3 城乡教育供给的结构性短缺 | 第38-39页 |
3.3.4 政府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 第39-41页 |
第4章 国内外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41-50页 |
4.1 国外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经验 | 第41-44页 |
4.1.1 美国州政府的农村教师保障机制 | 第41-42页 |
4.1.2 日本和法国的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 第42-43页 |
4.1.3 英国的教育督导机制 | 第43-44页 |
4.2 国内其他地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经验 | 第44-46页 |
4.2.1 山东潍坊的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 | 第44-45页 |
4.2.2 延安吴起县的弱势群体帮扶政策 | 第45-46页 |
4.3 经验启示 | 第46-50页 |
4.3.1 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 | 第46-47页 |
4.3.2 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 第47页 |
4.3.3 平衡城乡间的教育资源 | 第47-48页 |
4.3.4 推行科学的教育公共服务监管评估机制 | 第48-50页 |
第5章 完善徐州市贾汪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50-57页 |
5.1 完善贾汪区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 | 第50-52页 |
5.1.1 保障农村教育的教师人力资源供给 | 第50-51页 |
5.1.2 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设施 | 第51-52页 |
5.1.3 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 | 第52页 |
5.2 提高贾汪区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平程度 | 第52-54页 |
5.2.1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 | 第53页 |
5.2.2 为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 第53-54页 |
5.3 建立科学的教育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估机制 | 第54-57页 |
5.3.1 制定科学的教育公共服务监管机制 | 第54-55页 |
5.3.2 建立群众参与的教育公共服务评价机制 | 第55-56页 |
5.3.3 评估结果及处理方式透明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