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模间干涉效应的光纤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光纤传感技术概论第11-13页
    1.3 光纤传感器原理、分类及应用第13-18页
    1.4 光纤相对湿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二章 光纤模间干涉效应的理论分析第24-34页
    2.1 理想圆芯阶跃折射率弱导光纤中的模间干涉第24-26页
    2.2 光纤Michelson干涉仪中的模间干涉机理分析第26-29页
    2.3 单模-无芯结构光纤干涉仪中的模间干涉机理分析第29-31页
    本章小节第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第三章 基于二氧化铈纳米片层的模间干涉型光纤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第34-48页
    3.1 二氧化铈纳米片层在光纤上的制备第35页
    3.2 光纤上生长二氧化铈纳米片层后的特性研究第35-39页
        3.2.1 二氧化铈纳米片层的特性第35-37页
        3.2.2 生长二氧化铈纳米片层后光纤的湿敏特性研究第37-39页
    3.3 生长有二氧化铈纳米片层的光纤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特性研究第39-43页
        3.3.1 错位熔接式Michelson光纤干涉仪的制作第39-40页
        3.3.2 Michelson光纤干涉仪中的模间干涉效应第40-41页
        3.3.3 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特性测试第41-43页
    3.4 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机理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节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四章 基于氧化锌纳米棒的模间干涉型光纤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第48-64页
    4.1 氧化锌纳米棒在光纤上的生长研究第48-53页
        4.1.1 用直接法在光纤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棒第48-49页
        4.1.2 直接法在光纤表面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的结构和形貌研究第49-50页
        4.1.3 用两步法在光纤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棒第50-51页
        4.1.4 用两步法在光纤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的结构和形貌表征第51-53页
    4.2 生长有氧化锌纳米棒的光纤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特性研究第53-56页
        4.2.1 生长有氧化锌纳米棒后光纤的湿敏特性研究第53页
        4.2.2 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测试第53-55页
        4.2.3 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机理分析第55-56页
    4.3 氧化锌纳米棒的直径对于干涉仪相对湿度灵敏度的影响第56-61页
        4.3.1 光纤上不同直径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第56-58页
        4.3.2 氧化锌纳米棒的直径对干涉仪传感特性的影响第58-61页
    本章小节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第五章 基于无芯光纤中模间干涉效应的光纤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第64-90页
    5.1 基于无芯光纤的相对湿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制作第64-66页
        5.1.1 无芯光纤的拉制第64-65页
        5.1.2 单模-无芯结构光纤干涉仪的制作第65-66页
        5.1.3 聚乙烯醇(PVA)薄膜在无芯光纤表面的涂覆第66页
    5.2 对单模-无芯结构光纤干涉仪相对湿度传感机理的分析第66-75页
        5.2.1 单模-无芯结构中的模间干涉效应第66-67页
        5.2.2 单模-无芯结构光纤干涉仪的湿度传感机理第67-68页
        5.2.3 对干涉仪的传感特性进行仿真模拟第68-75页
    5.3 单模-无芯结构的光纤干涉仪的相对湿度传感特性研究第75-78页
        5.3.1 相对湿度传感特性测试第75-76页
        5.3.2 无芯-单模结构干涉仪同Michelson干涉仪的相对湿度灵敏度对比第76-78页
    5.4 无芯光纤的直径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第78-84页
    5.5 无芯光纤的长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第84-87页
    本章小节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六章 同时测量温度和相对湿度双参数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第90-96页
    6.1 同时测量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第90-91页
    6.2 传感器的温度传感特性第91-93页
        6.2.1 FBG的温度传感机理第91页
        6.2.2 无芯光纤的温度传感机理第91-92页
        6.2.3 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实验第92-93页
    6.3 传感器的相对湿度传感特性第93-95页
        6.3.1 传感器的相对湿度传感实验第93-95页
        6.3.2 对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双参数的分离第95页
    本章小结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7.1 总结第96-97页
    7.2 工作展望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进化算法的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
下一篇:多传感器融合的三维场景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