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3-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一) 学术意义 | 第14-16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一) 关于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基本概念的研究 | 第17页 |
(二) 关于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价值研究 | 第17-18页 |
(三) 关于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困境研究 | 第18-19页 |
(四) 关于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路径研究 | 第19-20页 |
(五) 小结 | 第20页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20-2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 写作框架 | 第21-23页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3-24页 |
第一章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24-34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一) 控权 | 第24-25页 |
(二)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 第25-26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一) 行政控权理论 | 第26-27页 |
(二) 有限政府理论 | 第27-28页 |
(三) 依法治国理论 | 第28-29页 |
三、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控权机制 | 第29-34页 |
(一) 彻底清理政府权力,划清政府市场边界 | 第29-30页 |
(二) 进一步明确行政权责归属,理顺政府内部权责关系 | 第30-31页 |
(三) 压缩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强化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 | 第31页 |
(四) 严格规范行权程序,保证权力公正行使 | 第31-32页 |
(五) 增强行政权力的透明度,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 第34-43页 |
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产生背景 | 第34-39页 |
(一) 控制权力寻租的现实需要催生了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 第34-37页 |
(二)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推动了权力清单制度的发展 | 第37-39页 |
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 | 第39-43页 |
(一)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初步探索(2004-2006) | 第39-40页 |
(二)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局部试点(2007-2012) | 第40-41页 |
(三)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全面推行(2013至今)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现状及成就 | 第43-54页 |
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43-50页 |
(一) 权力的总数量方面 | 第46-49页 |
(二) 权力事项类型方面 | 第49页 |
(三) 权力运行流程方面 | 第49页 |
(四) 权力清单公布方面 | 第49-50页 |
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50-54页 |
(一)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权力的边界 | 第50页 |
(二) 压缩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 第50-51页 |
(三) 提高了政府办事的效率和水平 | 第51页 |
(四) 增强了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 第51-53页 |
(五) 培养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政府权力清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4-76页 |
一、政府权力清单存在的问题 | 第54-68页 |
(一) 权力事项的类型不统一 | 第54-57页 |
(二) 权力事项的数量差别明显 | 第57-60页 |
(三) 权力事项的依据不规范 | 第60-61页 |
(四) 权力界限仍然不够清晰 | 第61-63页 |
(五) 权力清单组成要素不完善 | 第63-68页 |
二、权力清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8-76页 |
(一) 权力清单顶层设计不完善 | 第68-70页 |
(二) 权力清单的执行主体主导权力清单的编制 | 第70-71页 |
(三) 权力清单编制的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足 | 第71-72页 |
(四) 权力清单的编制程序不规范 | 第72-73页 |
(五) 权力清单的配套机制不完善 | 第73-74页 |
(六) 缺乏行政相对人的广泛参与 | 第74-75页 |
(七) 政府网络平台建设较为滞后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我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76-89页 |
一、加强权力清单制度的顶层设计 | 第76-78页 |
(一) 以法律法规形式定位权力清单制度 | 第76-77页 |
(二) 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法律效力 | 第77-78页 |
二、科学设定权力清单的编制主体 | 第78-79页 |
三、加强权力清单制度的工作队伍建设 | 第79-80页 |
(一)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 第79页 |
(二) 加强工作队伍对高科技设备的运用能力 | 第79-80页 |
(三)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 第80页 |
四、规范权力清单的编制程序 | 第80-82页 |
(一) 详细规定“清权、减权、确权、晒权”各阶段内容 | 第80-81页 |
(二) 采取统一的清单公布形式 | 第81-82页 |
五、建立统一的权力清单制度标准 | 第82-85页 |
六、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的配套机制 | 第85-87页 |
(一) 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监督体系 | 第85-86页 |
(二) 建立权责统一的问责机制 | 第86-87页 |
七、扩大权力清单编制的社会参与 | 第87-88页 |
八、加快政府网络平台建设 | 第88-8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