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兰科植物论文

鼓槌石斛的离体快繁及SP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 石斛属植物研究进展第9-13页
        1.1 石斛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第9-11页
            1.1.1 外植体的选择第10页
            1.1.2 基本培养基的应用第10页
            1.1.3 生长调节剂的选用第10-11页
            1.1.4 有机添加物的使用第11页
        1.2 石斛属植物的育种研究进展第11页
        1.3 石斛属植物的利用价值与应用第11-12页
        1.4 石斛属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第12-13页
    2 SPS研究进展第13-14页
        2.1 SPS基因的分类及克隆第13-14页
        2.2 SPS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14页
    3 鼓槌石斛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第二章 鼓槌石斛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第16-28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1.1 试验材料第16页
            1.1.1 植物材料第16页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16页
        1.2 试验准备第16-18页
            1.2.1 试剂与激素的配置第16-17页
            1.2.2 基本培养基配方第17页
            1.2.3 MS、KC基本培养基母液的配置第17-18页
            1.2.4 培养基的制备第18页
        1.3 试验方法第18-20页
            1.3.1 无菌萌发培养第18页
            1.3.2 无菌苗增殖培养第18-19页
            1.3.3 壮苗生根培养第19页
            1.3.4 无菌苗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第19-20页
            1.3.5 选择不同外植体进行诱导试验第20页
            1.3.6 炼苗移栽第20页
            1.3.7 试验数据统计方法第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1 无菌萌发培养第20-21页
        2.2 无菌苗增殖培养第21-22页
        2.3 生根壮苗培养第22-23页
        2.4 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第23-25页
            2.4.1 糖适宜浓度的筛选第23页
            2.4.2 适宜有机添加物的筛选第23-24页
            2.4.3 转接小苗适宜株高的筛选第24页
            2.4.4 最佳丛植芽苗数量的筛选第24-25页
        2.5 取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的诱导试验第25页
        2.6 炼苗移栽第2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5-28页
        3.1 结论第25-26页
        3.2 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鼓槌石斛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的克隆与表达第28-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7页
        1.1 鼓槌石斛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片段的克隆第28-33页
            1.1.1 试验材料第28-29页
            1.1.2 试验方法第29-33页
        1.2 鼓槌石斛SPS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第33-37页
            1.2.1 试验材料第33-34页
            1.2.2 试验方法第34-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结果第37页
            2.1.1 总RNA的电泳结果分析第37页
            2.1.2 RNA浓度检测第37页
        2.2 鼓槌石斛SPS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7-42页
            2.2.1 鼓槌石斛SPS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第39-41页
            2.2.2 鼓槌石斛SPS基因蛋白质亲疏水性的预测与分析第41-42页
            2.2.3 鼓槌石斛SPS氨基酸功能结构域分析第42页
        2.3 鼓槌石斛SPS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第42-48页
            2.3.1 不同方法提取的鼓槌石斛根、茎、叶总RNA的质量检测第42-44页
            2.3.2 鼓槌石斛EF-1α 内参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44-46页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第46-4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8-51页
        3.1 结论第48-49页
            3.1.1 不同方法对鼓槌石斛根、茎、叶RNA的提取第48-49页
            3.1.2 鼓槌石斛SPS基因片段的克隆第49页
            3.1.3 鼓槌石斛EF-1α 基因的克隆第49页
            3.1.4 鼓槌石斛SPS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第49页
        3.2 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英文摘要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茶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品质评价
下一篇:枇杷果实香气检测及AAT1基因克隆表达与酶活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