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油茶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品质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17页
    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分布第11-13页
        1.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2 油茶的自然分布第12-13页
    2 油茶的栽培历史及现状第13页
    3 油茶的综合利用第13-14页
    4 油茶研究进展第14-16页
        4.1 农家品种的选育第14页
        4.2 优良家系和无性系选育第14-15页
        4.3 叶片表皮的研究第15页
        4.4 果实的研究第15-16页
        4.5 油茶油脂的研究第16页
    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叶表皮形态特征与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第17-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1.2 样品的采集第17页
        1.3 测量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1.4 数据处理第18-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35页
        2.1 叶片表皮特征第19-21页
        2.2 气孔器特征第21-22页
        2.3 气孔参数的相关分析第22-26页
        2.4 果实形态特征第26-29页
        2.5 不同品种果实变异的丰富度第29-33页
        2.6 果实的类型第33-34页
        2.7 果实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第34页
        2.8 果实经济性状分析第34-3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5-38页
第三章 油茶籽油脂肪酸的组分与含量分析第38-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1.1 材料、仪器设备与试剂第38-39页
        1.2 实验方法第39页
        1.3 统计分析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2.1 各品种油茶籽油中饱和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分析第39-42页
        2.2 各品种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分析第42-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第47-51页
    1 方法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图版说明第58-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研究
下一篇:鼓槌石斛的离体快繁及SP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