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文献检索 | 第10-11页 |
·国外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研究的成果 | 第11-12页 |
·国内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研究的成果 | 第12-14页 |
·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研究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义及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实意义 | 第18-20页 |
·企业实践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根本手段 | 第18-19页 |
·企业实践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 | 第19页 |
·企业实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 | 第19-20页 |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以“组织架构”理论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运行系统 | 第20页 |
·以“过程方法”理论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系统 | 第20-21页 |
·以“知行合一”理论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系统的运行 | 第21-23页 |
第3章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3-26页 |
·各级政府制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 | 第23-24页 |
·职业院校制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架构 | 第24-26页 |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微观操作分析 | 第26-28页 |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 第26-27页 |
·教师到企业实践微观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7-28页 |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区域性比较分析 | 第28-33页 |
·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 | 第28-29页 |
·中部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 | 第29-30页 |
·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 | 第30-31页 |
·从区域比较的角度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 第31-33页 |
第4章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案例研究 | 第33-42页 |
·政府颁布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 第33-34页 |
·对政府颁发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回顾 | 第33-34页 |
·对意见的具体分析 | 第34页 |
·职业院校制订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 第34-38页 |
·职业院校制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形成 | 第34-35页 |
·职业院校制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具体案例分析 | 第35-38页 |
·企业制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 第38-42页 |
·企业制订的实践制度 | 第38-39页 |
·企业制订的教师实践制度具体案例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体系设计 | 第42-47页 |
·建立政府、院校、企业的三方协调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明确政府、院校、企业三方的权责关系 | 第42页 |
·建立三方动态协调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健全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的长效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建立统筹监管、协调督办的相关职能机构 | 第43页 |
·强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企业实践基础 | 第43-44页 |
·强调企业实践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 第44页 |
·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的问责机制 | 第44-45页 |
·问责机制是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 第44页 |
·问责机制与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44-45页 |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构建 | 第45-47页 |
·协调制度模块 | 第45-46页 |
·运行制度模块 | 第46页 |
·保障制度模块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附录一:研究生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