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微波电子管论文--行波管论文

THz双通道行波管高频系统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太赫兹波第15页
    1.2 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第15-17页
    1.3 行波管简介第17-19页
        1.3.1 螺旋线行波管第18-19页
        1.3.2 耦合腔行波管第19页
        1.3.3 毫米波行波管第19页
        1.3.4 栅控双模和多模行波管第19页
        1.3.5 前向波行波管第19页
    1.4 国内外太赫兹行波管进展第19-23页
    1.5 学位论文内容介绍第23-25页
第二章 矩形交错慢波结构冷特性分析第25-34页
    2.1 矩形慢波结构的周期特性第25-26页
    2.2 矩形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第26-29页
    2.3 结构参数对色散特性的影响第29-32页
    2.4 矩形交错慢波结构轴向场分布特性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THz双通道行波管高频系统传输特性分析第34-50页
    3.1 理论分析第34-35页
    3.2 矩形交错慢波结构传输特性第35-36页
    3.3 慢波输入输出耦合第36-39页
    3.4 波导变换结构第39-42页
        3.4.1 直变换波导第39页
        3.4.2 双曲圆弧渐变波导第39-40页
        3.4.3 阶梯波导第40页
        3.4.4 变换波导理论分析第40-42页
    3.5 波导弯头第42-46页
        3.5.1 电子孔对传统弯头传输特性影响第42-44页
        3.5.2 同心圆柱弯头第44-45页
        3.5.3 非同心圆柱弯头第45-46页
    3.6 功分器第46-48页
    3.7 整体结构传输特性第48-50页
第四章 注波互作用第50-62页
    4.1 注波互作用简介第50-51页
    4.2 PIC粒子模拟第51-58页
        4.2.1 互作用参数设定第51-55页
        4.2.2 单路互作用结果分析第55-58页
    4.3 双通道行波管第58-6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研究工作及创新第62-63页
    5.2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硅气敏特性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与评分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