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基于并联机构的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概述第10页
    1.2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现状第11-12页
    1.3 3D打印技术的现有成就第12-13页
    1.4 3D打印机需改进的问题第13-14页
    1.5 3D打印机的机构性能要求及适用机构第14-17页
        1.5.13D打印机机构性能要求第14-16页
        1.5.2 适用于3D打印机的机构第16-17页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基于并联机构的FDM三维打印机设计第19-36页
    2.1 FDM三维打印机的原理第19页
    2.2 基于并联机构的FDM三维打印机的系统组成第19-30页
        2.2.1 机械系统第20-24页
        2.2.2 硬件控制系统第24-27页
        2.2.3 软件控制系统第27-30页
    2.3 打印材料的选择第30-31页
    2.4 三维打印工艺流程第31-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3D打印机结构本体的运动学分析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3-P[2-SS]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分析第36-38页
        3.2.1 坐标系建立第36页
        3.2.2 4S平行杆环自由度分析第36-38页
        3.2.3 3-P[2-SS]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第38页
    3.3 3D打印机结构本体的运动学正反解分析第38-41页
        3.3.1 运动学反解分析第38-40页
        3.3.2 运动学正解分析第40-41页
    3.4 3-P[2-SS]并联机构的速度分析第41-43页
    3.5 3-P[2-SS]并联机构运动学仿真第43-49页
        3.5.13-P[2-SS]并联机构模型建立第43页
        3.5.2 添加运动副与驱动第43-44页
        3.5.3 建立驱动函数第44-46页
        3.5.4 仿真结果分析第46-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误差建模及标定方法研究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误差模型的建立第50-53页
        4.2.1 几何误差源分析第50-51页
        4.2.2 误差映射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4.3 分离误差源第53-54页
        4.3.1 姿态误差计算模型第53-54页
        4.3.2 位置精度计算模型第54页
    4.4 简化误差参数建模第54-62页
        4.4.1 简化误差参数模型的前提第55页
        4.4.2 建立误差标定坐标系第55-56页
        4.4.3 简化参数误差逆解模型第56页
        4.4.4 简化参数误差正解模型第56-58页
        4.4.5 计算机仿真第58-60页
        4.4.6 简化参数误差摄动模型第60-61页
        4.4.7 参数辨识及误差补偿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运动学标定实验第64-70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运动学标定实验第64-69页
        5.2.1 3-P[2-SS]并联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检测第65-66页
        5.2.2 3-P[2-SS]并联机构参数辨识及误差补偿第66-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闻反转剧中的媒介责任探析
下一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