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移动台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28页 |
·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非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第28页 |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8-33页 |
·论文研究主题与内容安排 | 第33-36页 |
第二章 TDOA非合作定位性能限分析 | 第36-58页 |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第36-42页 |
·演进过程 | 第36-37页 |
·空中接口 | 第37-38页 |
·物理信道 | 第38-40页 |
·关键技术 | 第40-42页 |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方法优选 | 第42-43页 |
·TDOA非合作定位误差的CRLB分析 | 第43-52页 |
·TDOA非合作定位时空统一观测模型 | 第44-45页 |
·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第45-49页 |
·N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第49-51页 |
·CRLB的物理意义解释 | 第51-52页 |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 第52-57页 |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 | 第52-54页 |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可听区域搜索与最优布局逼近 | 第58-91页 |
·基于诱发检测的可听区域搜索方法 | 第58-71页 |
·最大可听区域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 | 第58-65页 |
·基于诱发检测的搜索方法 | 第65-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与快速计算 | 第71-74页 |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 | 第71-72页 |
·基于惯性矩和惯性积的GDOP快速计算 | 第72-74页 |
·侦测站非奇异布局条件 | 第74-79页 |
·理论推导 | 第74-75页 |
·物理意义解释 | 第75-77页 |
·仿真验证 | 第77-79页 |
·侦测站最优布局模型 | 第79-85页 |
·理论推导 | 第79-81页 |
·物理意义解释 | 第81页 |
·模型的简化与物理实现 | 第81-82页 |
·仿真验证 | 第82-85页 |
·最优布局的逼近策略 | 第85-90页 |
·三站粗定位 | 第87页 |
·多站精定位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四章 移动台信号捕获与跟踪 | 第91-124页 |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 | 第91-102页 |
·CDMA2000 反向链路信号特征 | 第91-92页 |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模型 | 第92-93页 |
·捕获性能与长码捕获方法 | 第93-99页 |
·早-迟DLL跟踪模型与跟踪精度 | 第99-101页 |
·多径对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第102-107页 |
·跟踪信道优选 | 第102-103页 |
·R-PICH结构分析 | 第103-104页 |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第104-107页 |
·基于差分判决反馈的FPCB插入影响消除方法 | 第107-115页 |
·R-PICH复解扩后数据模型 | 第107-108页 |
·FPCB符号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第108-110页 |
·实验验证 | 第110-115页 |
·基于假设检验与最优线性预测的门控影响消除方法 | 第115-123页 |
·门控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第115-117页 |
·门控关断信号的最优线性预测 | 第117-121页 |
·实验验证 | 第121-122页 |
·改进的早-迟DLL跟踪环路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五章 定位方程解算方法研究 | 第124-146页 |
·TDOA非合作定位中传统解算方法的局限性 | 第124-128页 |
·联合估计融合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定位解算新方法 | 第128-134页 |
·基本原理 | 第128-131页 |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引入 | 第131-132页 |
·Taylor展开所需初值的估计 | 第132-133页 |
·解算流程 | 第133-134页 |
·定位解算误差分析 | 第134-135页 |
·数值仿真 | 第135-144页 |
·收敛域扩展的仿真 | 第135-142页 |
·定位解算性能的仿真 | 第142-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六章 试验样机设计与性能测试 | 第146-173页 |
·试验样机硬件设计 | 第146-152页 |
·下行模块硬件设计 | 第147-150页 |
·上行模块硬件设计 | 第150-151页 |
·其他辅助设备选型 | 第151-152页 |
·试验样机软件设计 | 第152-155页 |
·下行模块软件设计 | 第152-154页 |
·上行模块软件设计 | 第154-155页 |
·测试系统构成与测试流程 | 第155-159页 |
·实际应用环境测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 第155-156页 |
·测试系统构成 | 第156-157页 |
·测试流程 | 第157-159页 |
·试验样机性能测试 | 第159-165页 |
·早-迟DLL跟踪精度测试 | 第159-161页 |
·GDOP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第161-163页 |
·上行模块位置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第163页 |
·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误差与成功率测试 | 第163-165页 |
·结论 | 第165页 |
·实际环境下的试验测试 | 第165-172页 |
·试验测试系统准备 | 第165-167页 |
·典型试验测试情况 | 第167-171页 |
·初步结论与说明 | 第171-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172-1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3-176页 |
·全文总结 | 第173-174页 |
·研究展望 | 第174-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90-192页 |
附录A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过程公式推导 | 第192-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