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幼教人员论文

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研机制的研究--以云南省祥云县、弥渡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24页
    一、选题缘由第8-9页
        (一) 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第8页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第8页
        (三) 研究者的思考第8-9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一) 研究目的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20页
        (一)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第9-11页
        (二) 教研的相关研究第11-16页
        (三) 农村教师的教研模式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四) 农村幼儿教师教研的相关研究第18-20页
    四、概念界定第20页
        (一) 西部地区第20页
        (二) 农村幼儿教师第20页
        (三) 教研机制第20页
    五、研究方法与设计第20-24页
        (一) 研究对象第20-21页
        (二) 研究内容第21页
        (三) 研究方法第21-22页
        (四) 研究过程第22-24页
第1章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4-39页
    一、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第24-25页
    二、试点县教师队伍及教研机制的现状第25-36页
        (一) 试点县学前教育概况第25-27页
        (二) 教师专业能力及教研概况分析第27-36页
    三、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6-39页
        (一) 教师队伍第36-37页
        (二) 各类资源第37-39页
第2章 农村幼儿教师教研机制的初步构建与行动路径第39-66页
    一、教研机制的计划阶段第39-47页
        (一) 教研机制的主要结构第39-40页
        (二) 运行机制设计第40-42页
        (三) 运行机制分析第42-47页
    二、教研机制的实施阶段第47-66页
        (一) 试点县的初步调研和讨论第48-50页
        (二) 省级团队的集结和研讨第50-54页
        (三) 试点园遴选与问题诊断第54-59页
        (四) 县级团队的选拔第59-60页
        (五) 教研模式的执行第60-66页
第3章 深入幼儿园的行动与变化第66-87页
    一、基于教研机制幼儿园的第一次行动与变化第66-76页
        (一) 学习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第66-68页
        (二) 一日生活的计划与实施第68-72页
        (三) 营养与卫生第72-73页
        (四) 家园共育第73-76页
    二、基于教研机制幼儿园的第二次行动与变化第76-87页
        (一) 学习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第76-79页
        (二) 一日生活的计划与实施第79-83页
        (三) 营养与卫生第83-85页
        (四) 家园共育第85-87页
第4章 农村幼儿教师教研机制的讨论与反思第87-96页
    一、关于农村幼儿教师的讨论与反思第87-89页
        (一) 教师逐渐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第87-88页
        (二) 教师虽有提升,仍需长期的努力第88-89页
    二、关于教研机制的的讨论与反思第89-95页
        (一) 多角度、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初见成效第89-91页
        (二) 四位一体、明确分工的运行机制使工作更高效第91-93页
        (三) 聚焦于问题的反思视角使实践更顺利第93页
        (四) 分层级、精准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团队的成长第93-94页
        (五)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模式仍需改善第94-95页
    三、关于对本研究的讨论与反思第95-96页
注释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录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及教研基本情况调查表第102-106页
附录二:农村幼儿园学习环境评量表(试用版)项目范例第106-107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第107-108页
后记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贫困家庭学前儿童生存现状及政策供给研究--以湖南省G村为例
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联想思维引导的实践研究--以小学中段年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