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理论意义 | 第8-9页 |
3、实践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2、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1、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 研究创新的地方与不足 | 第12-1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生态旅游 | 第13页 |
2、文化生态旅游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生态旅游规划理论 | 第14页 |
2、旅游地品牌学理论 | 第14页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6页 |
二、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 | 第16-22页 |
(一) 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二) 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17页 |
(三)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发展优势 | 第17-20页 |
1、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 第17-18页 |
2、旅游资源开发价值高 | 第18-19页 |
3、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 第19页 |
4、旅游品牌效应初现 | 第19-20页 |
(四)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潜在的机遇 | 第20-22页 |
1、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 第20页 |
2、旅游流量增长,经济收益支撑获得保障 | 第20页 |
3、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第20-21页 |
4、传统型旅游需求转向生态型需求 | 第21-22页 |
三、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2-28页 |
(一) 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造成品牌影响力低下 | 第22-23页 |
2、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开发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 第23-24页 |
3、旅游要素配置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 | 第24页 |
4、禅宗文化内涵宣传存在误区 | 第24-25页 |
(二)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 第25-28页 |
1、宣传手段与方式传统 | 第25页 |
2、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欠缺整体性 | 第25-26页 |
3、旅游要素配置等级低下 | 第26页 |
4、禅宗文化挖掘不足 | 第26-28页 |
四、广东省新兴县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优化路径 | 第28-37页 |
(一) 构建禅宗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 第28-30页 |
1、以禅宗文化建设旅游项目 | 第28页 |
2、品牌定位打造“中国禅都” | 第28页 |
3、促进“禅都”开发模式创新 | 第28-29页 |
4、“禅都”品牌推广宣传 | 第29页 |
5、“禅”主题区的规划与建设 | 第29-30页 |
(二) 利用政策优势完善配套设施 | 第30-31页 |
1、提升交通路网建设 | 第30页 |
2、加快旧城区的升级改造 | 第30页 |
3、美化禅宗文化生态旅游道路 | 第30-31页 |
(三) 遵循市场规律做好宣传推广 | 第31-33页 |
1、正确选巧目标市场 | 第31页 |
2、做好禅宗文化生态旅游宣传策划 | 第31-32页 |
3、重视重大宣传活动 | 第32-33页 |
(四) 利用禅宗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效应 | 第33-37页 |
1、完善禅意旅游娱乐项目 | 第33页 |
2、深层挖掘禅斋饮食文化 | 第33-34页 |
3、建设禅宗文化生态旅游主题餐馆 | 第34页 |
4、规划禅宗文化打造生态景观 | 第34-35页 |
5、推进景区街道综合整治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