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发展趋势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3-30页 |
·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 第13-18页 |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13-16页 |
·控制系统的算法选择 | 第16-18页 |
·恒速恒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8-27页 |
·建立数学模型的流程和方法 | 第18-20页 |
·恒速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0-21页 |
·恒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恒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系统主要硬件的选型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电极丝的恒速恒张力控制系统的智能PID 算法设计 | 第30-51页 |
·传统PID 控制算法简介 | 第30-32页 |
·模拟PID 控制原理 | 第30-31页 |
·数字PID 控制原理 | 第31-32页 |
·传统PID 控制特征 | 第32页 |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及其原理 | 第32页 |
·电极丝的模糊PID 恒速控制算法设计 | 第32-42页 |
·电极丝的模糊PID 恒速控制原理 | 第33页 |
·电极丝的模糊PID 恒速控制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化设计 | 第33-36页 |
·模糊PID 控制器的模糊规则设计及其推理 | 第36-40页 |
·反模糊化过程 | 第40-42页 |
·电极丝的BP 网络PID 恒张力控制算法设计 | 第42-49页 |
·BP 网络结构及其算法 | 第42-45页 |
·BP 网络PID 控制算法 | 第45-47页 |
·BP 网络PID 控制算法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电极丝的恒速恒张力智能PID 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51-70页 |
·Simulink6.0 及模糊工具箱简介 | 第51页 |
·电极丝的恒速恒张力数学模型参数计算 | 第51-54页 |
·电极丝的模糊PID 恒速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54-63页 |
·模糊仿真控制器设计 | 第54-56页 |
·恒速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恒速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恒速系统无干扰时仿真分析 | 第59-60页 |
·恒速系统抗干扰性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恒速系统鲁棒性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电极丝的BP 网络PID 恒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63-69页 |
·恒张力系统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63-65页 |
·恒张力系统无干扰时仿真分析 | 第65-67页 |
·恒张力系统抗干扰性仿真分析 | 第67-68页 |
·恒张力系统鲁棒性仿真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 第70-80页 |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70-77页 |
·硬件电路的系统组成 | 第70-71页 |
·单片机引脚功能分配 | 第71页 |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71-73页 |
·电源稳压电路设计 | 第73-74页 |
·按键及液晶显示模块 | 第74-75页 |
·H 桥驱动电路设计 | 第75-77页 |
·断丝报警电路设计 | 第77页 |
·软件的设计 | 第77-79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77页 |
·模糊PID 程序设计 | 第77页 |
·BP 网络PID 程序设计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研究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A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总图 | 第85-86页 |
附录B 部分程序源代码 | 第86-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