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内部人失控问题治理研究--基于事业合伙人制度视角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文献回顾第17-29页
    2.1 概念界定第17-21页
        2.1.1 内部人第17页
        2.1.2 内部人控制第17-18页
        2.1.3 内部人失控第18-19页
        2.1.4 事业合伙人第19页
        2.1.5 事业合伙人制度第19-21页
    2.2 相关理论第21-23页
        2.2.1 公司治理理论第21页
        2.2.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第21-22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3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7页
        2.3.1 内部人失控危害研究第23-24页
        2.3.2 内部人失控原因研究第24-25页
        2.3.3 内部人失控防范研究第25-26页
        2.3.4 事业合伙人制度有效性研究第26-27页
        2.3.5 事业合伙人制度风险性研究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内部人失控现状第29-36页
    3.1 内部人失控企业描述第29-31页
    3.2 内部人失控各方博弈第31-33页
        3.2.1 股东第31页
        3.2.2 经营团队第31-32页
        3.2.3 行业专家第32页
        3.2.4 交易机构第32页
        3.2.5 证监机构第32-33页
    3.3 内部人失控治理实践第33-34页
        3.3.1 股权层面第33-34页
        3.3.2 董事会及经营决策的控制权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 内部人失控成败经验借鉴第36-44页
    4.1 南玻A案例第36-39页
        4.1.1 企业概况第36页
        4.1.2 内部人失控过程第36-37页
        4.1.3 企业应对措施第37页
        4.1.4 内部人失控结果第37-39页
    4.2 万科案例第39-42页
        4.2.1 企业概况第39页
        4.2.2 内部人失控过程第39-40页
        4.2.3 企业应对措施第40-41页
        4.2.4 内部失控结果第41-42页
    4.3 对比分析第42-44页
5 事业合伙人制度下的内部人失控问题治理第44-50页
    5.1 事业合伙人制度的运行机制第44-45页
    5.2 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治理逻辑第45页
        5.2.1 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治理内涵第45页
        5.2.2 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治理本质第45页
    5.3 事业合伙人制度应用条件第45-47页
        5.3.1 良好的经营状况第46页
        5.3.2 优秀的合伙人团队第46页
        5.3.3 利益相关者高度认可的企业文化第46页
        5.3.4 以实现公司长远发展为使命第46-47页
    5.4 内部人失控问题治理第47-48页
        5.4.1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第47页
        5.4.2 构建事业共同体第47-48页
        5.4.3 打造事业合伙人文化第48页
    5.5 事业合伙人团队治理第48-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创新点第50页
    6.3 存在不足第50-51页
    6.4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JTB公司保安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
下一篇:税收规避、审计监督与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