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回顾 | 第9-13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理论视野中的“集体行动”阐述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网络事件 | 第14页 |
2.1.2 集体行动 | 第14-15页 |
2.1.3 集体认同 | 第15页 |
2.2 集体行为理论的观察 | 第15-16页 |
2.3 资源动员理论的观察 | 第16-17页 |
2.4 政治过程理论的观察 | 第17-18页 |
2.5 社会建构理论的观察 | 第18-20页 |
第3章 网络事件中的集体行动 | 第20-31页 |
3.1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频频发生 | 第20页 |
3.2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频发的背景 | 第20-22页 |
3.2.1 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背景 | 第20-21页 |
3.2.2 政治与经济背景 | 第21页 |
3.2.3 媒介传播背景 | 第21-22页 |
3.3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的类型与特征 | 第22-27页 |
3.3.1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的类型 | 第22-26页 |
3.3.2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的特征 | 第26-27页 |
3.4 网络事件中集体行动形成的一般过程 | 第27-31页 |
3.4.1 外来刺激接受阶段 | 第27-28页 |
3.4.2 集体情感累积阶段 | 第28-29页 |
3.4.3 集体认同形成阶段 | 第29页 |
3.4.4 集体行动选择阶段 | 第29-31页 |
第4章 案例综合分析:江歌遇害案 | 第31-43页 |
4.1 事件概述 | 第31页 |
4.2 事件中集体行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第31-35页 |
4.2.1 事件传播的基本过程 | 第31-32页 |
4.2.2 事件中集体行动的阶段性发展 | 第32-35页 |
4.3 网民集体行动的三层次分析 | 第35-41页 |
4.3.1 微观:情感和理性对行动者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2 中观:社会动员的松散组织与网络化作用 | 第37-40页 |
4.3.3 宏观:政治机会结构决定国家对集体行动的态度 | 第40-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网络集体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 第43-50页 |
5.1 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集体行动 | 第43-44页 |
5.2 目前网络集体行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5.2.1 信息内容失真 | 第44-45页 |
5.2.2 网络暴力泛滥 | 第45-46页 |
5.2.3 公民理性欠缺 | 第46页 |
5.2.4 网络监管不足 | 第46-47页 |
5.3 应对网络集体行动问题的建议 | 第47-50页 |
5.3.1 加强政民的信息与情感沟通 | 第47-48页 |
5.3.2 做好公民精神和媒介素质教育 | 第48-49页 |
5.3.3 制定加强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