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厂论文--工业用水、水的处理论文

液体表面脉冲放电技术强化海水脱硫中S(Ⅳ)氧化的过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8页
    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2 海水脱硫工艺的原理及优势第13-16页
        1.2.1 海水脱硫工艺的原理第13-14页
        1.2.2 海水脱硫工艺的流程第14-15页
        1.2.3 海水脱硫工艺的优势第15-16页
    1.3 海水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第16-28页
        1.3.1 海水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1.3.2 催化剂强化S(Ⅳ)氧化第18-21页
        1.3.3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强化S(Ⅳ)氧化第21-28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8-30页
        1.4.1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2 技术路线第29-3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0-3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38-42页
    2.1 实验材料第38-41页
        2.1.1 实验设备第38-40页
        2.1.2 实验试剂第40-41页
    2.2 取样和分析方法第4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3章 同轴降膜放电氧化脱硫海水中的S(Ⅳ)第42-56页
    3.1 同轴降膜放电反应器的构建第42-43页
    3.2 pH对S(Ⅳ)氧化速率的影响第43-45页
    3.3 操作参数对S(Ⅳ)氧化速率的影响第45-53页
        3.3.1 电源和反应器参数的影响第45-50页
        3.3.2 流动参数的影响第50-52页
        3.3.3 温度的影响第52-53页
    3.4 金属电极腐蚀问题及解决方案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5-56页
第4章 非金属电极液体表面放电氧化S(Ⅳ)第56-77页
    4.1 非金属电极放电反应器的构建第56-57页
    4.2 非金属地电极放电和金属地电极放电对比第57-65页
        4.2.1 电气特性对比第58-62页
        4.2.2 发射光谱对比第62-64页
        4.2.3 S(Ⅳ)氧化速率对比第64-65页
    4.3 非金属高压极放电与金属高压极放电对比第65-67页
    4.4 大规模非金属电极液体表面放电的实现第67-76页
        4.4.1 非金属电极平板推流放电第68-73页
        4.4.2 非金属电极同轴降膜放电第73-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5章 非金属电极液体表面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动力学第77-101页
    5.1 非金属电极液体表面放电系统第77-79页
        5.1.1 非金属电极同轴降膜放电反应系统第77页
        5.1.2 非金属电极平板降膜放电反应系统第77-79页
    5.2 同轴降膜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模型第79-86页
        5.2.1 气相活性物质产生模型第80-81页
        5.2.2 流体力学模型第81-82页
        5.2.3 自由基吸收和反应模型第82-84页
        5.2.4 模型参数求取第84-86页
    5.3 同轴降膜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模型验证与反应器设计准则第86-91页
        5.3.1 不同流量下实验与模型结果对比及流量设计准则第86-87页
        5.3.2 不同放电区长度下实验与模型结果对比及放电区长度设计准则第87-88页
        5.3.3 不同电极半径下实验与模型结果对比及电极半径设计准则第88-91页
    5.4 回流状态下同轴降膜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模型第91-94页
    5.5 平板降膜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模型第94-97页
    5.6 平板推流放电氧化S(Ⅳ)的反应模型第97-99页
    5.7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0-101页
第6章 液体表面放电反应器的改进第101-122页
    6.1 液层电阻阻挡放电反应器的构建第101-103页
    6.2 液层电阻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第103-112页
        6.2.1 放电方向转移条件第104-109页
        6.2.2 电气特性第109-111页
        6.2.3 化学效应第111-112页
    6.3 液层电阻阻挡放电和传统液体表面放电的比较第112-117页
        6.3.1 电气特性对比第112-116页
        6.3.2 S(Ⅳ)氧化速率对比第116-117页
    6.4 大面积液层电阻阻挡放电反应器第117-120页
    6.5 本章小结第12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0-122页
第7章 液体表面放电反应器的放大规律第122-128页
    7.1 反应器选择第122-123页
        7.1.1 同轴类和平板类放电反应器对比第122-123页
        7.1.2 降膜放电反应器和推流放电反应器对比第123页
    7.2 多级串联液体表面放电系统的构建第123-124页
    7.3 多级串联液体表面放电反应系统氧化S(Ⅳ)的规律第124-127页
    7.4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8章 结论与建议第128-130页
    8.1 主要创新点第128页
    8.2 取得的主要结论第128-129页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第129-130页
附录:符号清单第130-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个玉米及其野生材料BAC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下一篇:集成电路随机缺陷成品率预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