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内置轻型钢框架加固地震遗址建筑抗倒塌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5页
        1.1.1 地震遗址保护的意义第9-10页
        1.1.2 国内外部分地震遗址展示第10-13页
        1.1.3 北川遗址加固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15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国内外地震遗址加固保护相关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加固理论及结构震损程度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3 钢框架加固应用部分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2-25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2 北川遗址震害现状调查及加固方法比选分析第25-41页
    2.1 北川县遗址建筑震害调查及分析第25-31页
        2.1.1 北川遗址建筑总体概况第25-27页
        2.1.2 各结构类型遗址震害现状分析第27-31页
    2.2 地震遗址建筑加固特点分析第31-34页
        2.2.1 地震遗址建筑加固原则第31-32页
        2.2.2 地震遗址加固目标及难点第32-34页
    2.3 遗址建筑加固方法比选分析第34-38页
        2.3.1 遗址加固与一般加固的区别第34-35页
        2.3.2 加固方法比选第35-38页
    2.4 内置钢框架加固工程实例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3 曲山小学遗址建筑结构地震响应模拟研究第41-56页
    3.1 工程概况第41-42页
    3.2 遗址原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42-46页
        3.2.1 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第42-44页
        3.2.2 模型参数设置第44-46页
    3.3 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第46-53页
        3.3.1 应力等值线分析第46-48页
        3.3.2 教学楼遗址整体受力分析第48-49页
        3.3.3 遗址内部应力状态详细分析第49-53页
    3.4 遗址结构震损程度分析第53-55页
        3.4.1 砌体构件危险性鉴定第53-54页
        3.4.2 残余承载能力评估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内置钢框架加固地震遗址设计方案研究第56-66页
    4.1 钢框架加固地震遗址平面布置第56-57页
    4.2 地震遗址建筑加固荷载计算第57-58页
    4.3 内置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研究第58-65页
        4.3.1 加固构件参数设置第58-60页
        4.3.2 加固结构连接构造设计第60-61页
        4.3.3 结构布置原则第61-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内置钢框架加固抗倒塌能力分析第66-79页
    5.1 结构相似性工作原理第66-67页
    5.2 模型建立及其有效性验证第67-70页
        5.2.1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第67-68页
        5.2.2 振动特性分析第68-69页
        5.2.3 地震波数据输入第69-70页
    5.3 内置钢框架加固抗倒塌能力分析第70-73页
        5.3.1 钢框架加固承载能力分析第70-71页
        5.3.2 钢框架地震时程分析第71-73页
    5.4 加固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第73-78页
        5.4.1 柱间设置竖向拉结作用影响分析第73-74页
        5.4.2 承载能力分析及振动特性对比第74-77页
        5.4.3 地震时程分析第77-78页
    5.5 本章小节第78-7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台城南片区古城保护规划实践研究
下一篇:基于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及设计研究--以绵阳市主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