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3.2 空间界定 | 第13页 |
1.3.3 范围界定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5.1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 第17-19页 |
1.5.2 空间生成论 | 第19页 |
1.5.3 POE使用后评价理论 | 第19-20页 |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6.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特征的认知 | 第23-33页 |
2.1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认知 | 第23-29页 |
2.1.1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 第23-24页 |
2.1.2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 第24-25页 |
2.1.3 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属性 | 第25-26页 |
2.1.4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26-28页 |
2.1.5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 第28-29页 |
2.2 城市公共空间中使用群体行为活动研究 | 第29-32页 |
2.2.1 使用群体的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2.2.2 使用群体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 | 第30-31页 |
2.2.3 使用群体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空间使用效果及评价分析 | 第33-62页 |
3.1 调查研究概述 | 第33-36页 |
3.1.1 研究范围、对象、时间的确立 | 第33-34页 |
3.1.2 调查研究的主体问题 | 第34-35页 |
3.1.3 数据的调查方法和过程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2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第36-49页 |
3.2.1 健身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40页 |
3.2.2 健身活动通行特征 | 第40-43页 |
3.2.3 健身活动时间特征 | 第43页 |
3.2.4 健身活动人群特征 | 第43-48页 |
3.2.5 健身活动需求特征 | 第48-49页 |
3.3 基于POE使用效果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 | 第49-58页 |
3.3.1 健身活动空间评价因子模型的构建 | 第49-51页 |
3.3.2 评价问项的信、效度分析 | 第51-52页 |
3.3.3 评价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5页 |
3.3.4 评价项目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3.3.5 评价问项的回归分析 | 第56-58页 |
3.4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第58-61页 |
3.4.1 目前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2 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反思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满足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 | 第62-75页 |
4.1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规划理念 | 第62-63页 |
4.1.1 多元融合 | 第62页 |
4.1.2 活力营造 | 第62页 |
4.1.3 连续生态 | 第62-63页 |
4.1.4 智慧共享 | 第63页 |
4.2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规划体系 | 第63-69页 |
4.2.1 空间定位 | 第63-64页 |
4.2.2 空间类型 | 第64-65页 |
4.2.3 空间结构与布局 | 第65-66页 |
4.2.4 空间规模 | 第66-68页 |
4.2.5 空间可达性 | 第68-69页 |
4.3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量化指标 | 第69-71页 |
4.3.1 人均健身活动公共空间面积 | 第69-70页 |
4.3.2 步行可达性 | 第70-71页 |
4.4 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下公共空间管理 | 第71-74页 |
4.4.1 建立有效的空间管理主体 | 第71-72页 |
4.4.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 | 第72-73页 |
4.4.3 健全城市设计过程 | 第73-74页 |
4.4.4 居民健身活动管理 | 第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满足特定人群健身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第75-89页 |
5.1 以城市公园广场空间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 第75-80页 |
5.1.1 整体性设计 | 第75页 |
5.1.2 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 第75-77页 |
5.1.3 空间要素设计 | 第77-80页 |
5.2 以商业广场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 第80-83页 |
5.2.1 整体性设计 | 第80-81页 |
5.2.2 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 第81页 |
5.2.3 空间要素设计 | 第81-83页 |
5.3 以街道空间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 第83-87页 |
5.3.1 整体性设计 | 第83-84页 |
5.3.2 空间尺度与需求设计 | 第84-85页 |
5.3.3 空间要素设计 | 第85-87页 |
5.4 以居住小区为导向的健身活动空间 | 第87-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语 | 第89-92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