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与隐性掏空行为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搞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15页
        1.2.2 实际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7-19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6页
    2.1 掏空相关的文献研究第19-22页
        2.1.1 掏空的产生及方式第19页
        2.1.2 掏空的影响因素第19-22页
    2.2 企业集团与掏空第22-23页
    2.3 关联担保与掏空第23-24页
    2.4 对已有文献的简要评述第24-26页
3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的发展与特点第26-35页
    3.1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的界定第26-27页
    3.2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的发展第27-28页
        3.2.1 法律禁止阶段第27页
        3.2.2 法律允许阶段第27-28页
    3.3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的特点第28-35页
        3.3.1 数量、金额与分布第28-32页
        3.3.2 担保的方向与对象第32-35页
4 集团内部关联担保与掏空的实证研究第35-51页
    4.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第35-39页
        4.1.1 掏空的存在第35-36页
        4.1.2 掏空的路径第36-38页
        4.1.3 产权性质与掏空第38-39页
    4.2 变量定义第39-41页
        4.2.1 掏空变量的定义第39-40页
        4.2.2 关联担保变量的定义第40页
        4.2.3 其他重要变量的定义第40-41页
    4.3 模型设定第41-42页
    4.4 样本筛选与描述性统计第42-45页
    4.5 实证结果分析第45-51页
        4.5.1 掏空行为检验第45-47页
        4.5.2 隐性掏空路径检验第47-49页
        4.5.3 产权性质的影响第49-51页
5 基于PSM配对样本的稳健性检验第51-55页
    5.1 PSM匹配步骤第51-52页
    5.2 PSM匹配效果检验第52-53页
    5.3 基于匹配样本的回归结果第53-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9页
    6.1 结论总结第55-56页
    6.2 政策建议第56-58页
    6.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吸收能力调节下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混业并购研究--以浦发银行并购上海信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