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生涯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职业生涯的概念 | 第14页 |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 第14-15页 |
四、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 | 第16页 |
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一、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律与制度建设的研究 | 第18-19页 |
二、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机制的研究 | 第19页 |
三、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框架体系设计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四、关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研究 | 第21页 |
五、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性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第21-22页 |
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第一节 研究框架和问题 | 第24-25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24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二、访谈法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26-30页 |
一、问卷编制 | 第26页 |
二、问卷信度检测 | 第26-27页 |
三、问卷效度检验 | 第27-30页 |
第四章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第30-40页 |
第一节 Y初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现状 | 第30-35页 |
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宣传情况 | 第30-31页 |
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情况 | 第31-32页 |
三、初中毕业后意向选择情况 | 第32-34页 |
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满意度情况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情况 | 第35-40页 |
一、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情况 | 第35页 |
二、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性分析 | 第35-40页 |
第五章 调查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40-59页 |
第一节 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论 | 第40-44页 |
一、学校对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政策宣传缺失 | 第40页 |
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数量难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 第40-41页 |
三、Y校缺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 第41页 |
四、初中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 第41-42页 |
五、学生缺少社会职业实践和体验机会 | 第42页 |
六、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不高 | 第42-43页 |
七、不同性别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差异 | 第43页 |
八、父母文化程度影响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论分析 | 第44-47页 |
一、经济因素:粗放型经济对劳动者素质低要求 | 第44-45页 |
二、社会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社会认同 | 第45页 |
三、行政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制度支持 | 第45-46页 |
四、学校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 | 第46页 |
五、家长因素:对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欠缺 | 第46-47页 |
六、学生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主动意识 | 第47页 |
第三节 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 第47-57页 |
一、政府主导:完善教育制度,整合职教资源 | 第47-49页 |
二、社会的支持:提供人力、物力帮扶 | 第49-50页 |
三、学校的实施:转办学理念,探索职业生涯教育新途径 | 第50-55页 |
四、家庭的关注:重视启蒙教育,夯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础 | 第55-57页 |
第四节 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第57页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 第63-66页 |
附录2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