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2.1.1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存在性验证 | 第14-15页 |
2.1.2 不同会计信息成分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 第15页 |
2.1.3 不同年度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2.1.4 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第16页 |
2.1.5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7页 |
2.2 信息透明度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3 信息透明度与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4 薪酬契约有效性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3-45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3.1.1 信息透明度 | 第23-24页 |
3.1.2 薪酬契约有效性 | 第24页 |
3.1.3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 | 第24-25页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3.2.2 契约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3.2.3 激励理论 | 第27-29页 |
3.2.4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 第29-30页 |
3.3 信息透明度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的逻辑缺陷 | 第30-33页 |
3.4 信息透明度与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关系 | 第33-35页 |
3.5 薪酬契约有效性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 | 第35-45页 |
3.5.1 薪酬契约有效性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3.5.2 薪酬契约有效性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程度 | 第38-45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45-61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5页 |
4.2 主要变量的度量方法 | 第45-48页 |
4.2.1 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方法 | 第45-46页 |
4.2.2 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度量方法 | 第46-47页 |
4.2.3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度量方法 | 第47-48页 |
4.3 模型及试验设计 | 第48-61页 |
4.3.1 假设H1的模型设定 | 第48-50页 |
4.3.2 假设H2的模型设定 | 第50页 |
4.3.3 假设H3的模型及试验设计 | 第50-61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1-84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1-65页 |
5.2 假设H1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5.3 假设H2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5.4 假设H3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71-83页 |
5.4.1 假设H3a的 检验结果分析 | 第71-76页 |
5.4.2 假设H3b ~ Hd的检验结果分析 | 第76-82页 |
5.4.3 小结 | 第82-83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83-8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84-85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附录A 2007-2013年假设H3的相关数据结果 | 第97-200页 |
附录B 稳健性检验的相关数据结果 | 第200-27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