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与区分 | 第10-11页 |
1.1.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1页 |
1.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特征 | 第11-13页 |
1.2.1 借款人身份特殊性 | 第11-12页 |
1.2.2 贷款人居住权利的保有性 | 第12页 |
1.2.3 还款方式的特殊性 | 第12-13页 |
1.2.4 贷款的不确定性 | 第13页 |
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法律关系分析 | 第13-16页 |
1.3.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关系中借款人的权利义务 | 第13-15页 |
1.3.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关系中贷款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住房反向抵押国内试点实践及分析 | 第16-19页 |
2.1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试点实践 | 第16-17页 |
2.1.1 南京市温泉留园老年公寓的“以房换养”项目 | 第16页 |
2.1.2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房自助养老”项目 | 第16-17页 |
2.1.3 北京市“养老房屋银行” | 第17页 |
2.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试点情况分析 | 第17-19页 |
2.2.1 传统观念的束缚 | 第17-18页 |
2.2.2 适用范围的限制 | 第18页 |
2.2.3 传统金融机构顾虑重重 | 第18页 |
2.2.4 中介服务缺乏规范和引导 | 第18-19页 |
2.2.5 政府角色的缺失 | 第19页 |
第三章 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的经验 | 第19-22页 |
3.1 美国 | 第20-21页 |
3.1.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 第20页 |
3.1.2 提供政府保障 | 第20-21页 |
3.2 英国 | 第21-22页 |
3.2.1 加强政府参与 | 第21页 |
3.2.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 第21-22页 |
3.3 英美两国住房反向贷款发展给与的启示 | 第22页 |
第四章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直接与间接涉及的法律问题 | 第22-29页 |
4.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直接涉及的法律问题 | 第22-26页 |
4.1.1 不同产权的房屋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问题 | 第22-24页 |
4.1.2 有配偶的借款人设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时的问题 | 第24页 |
4.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房屋价值变动的问题 | 第24-26页 |
4.2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间接涉及的法律问题 | 第26-29页 |
4.2.1 法律规定中业务范围的限制 | 第26-27页 |
4.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 第27页 |
4.2.3 流质抵押的限制 | 第27-29页 |
第五章 住房反向抵押制度建设的建议 | 第29-34页 |
5.1 完善法律法规 | 第29-31页 |
5.1.1 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 | 第29-30页 |
5.1.2 适当性开放农村宅基地的抵押、流转 | 第30页 |
5.1.3 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流质抵押条款进行修改 | 第30-31页 |
5.1.4 适当的设立“居住权” | 第31页 |
5.2 发挥政府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作用 | 第31-34页 |
5.2.1 设置房屋升值分享条款 | 第31-32页 |
5.2.2 设立咨询机构 | 第32页 |
5.2.3 建立住房反向贷款信息公示平台 | 第32页 |
5.2.4 明确监管责任 | 第32-33页 |
5.2.5 完善的责任追责体系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