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1-14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背景研究 | 第11-12页 |
1.1.3 国内外血气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2.1 系统理论 | 第14-15页 |
1.2.2 符号学理论 | 第15-16页 |
1.2.3 认知理论 | 第16-17页 |
1.2.4 产品语义学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产品形象理论概述 | 第21-35页 |
2.1 产品形象的概念 | 第21-23页 |
2.2 产品形象的内容和特征 | 第23-26页 |
2.2.1 产品形象的内容 | 第23-24页 |
2.2.2 产品形象的特征 | 第24-26页 |
2.3 产品形象识别的认知过程 | 第26页 |
2.4 产品形象的载体研究 | 第26-33页 |
2.4.1 产品形态 | 第27-30页 |
2.4.2 产品颜色 | 第30-31页 |
2.4.3 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 | 第31-33页 |
2.5 现有产品形象设计方法研究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理邦产品形象系统分析 | 第35-51页 |
3.1 理邦公司简述 | 第35页 |
3.2 理邦产品线分析 | 第35-39页 |
3.3 理邦设计理念及设计文化 | 第39-41页 |
3.4 理邦产品造型特征元素(DNA)的分析 | 第41-48页 |
3.4.1 自由主义时期 | 第41-43页 |
3.4.2 产品形象特征分析 | 第43-46页 |
3.4.3 产品形象系统形成 | 第46-48页 |
3.5 理邦产品的继承和创新 | 第48-49页 |
3.6 理邦产品形象提升策略 | 第49-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血气分析仪前期分析 | 第51-63页 |
4.1 血气分析仪简述 | 第51-52页 |
4.1.1 设计任务简述 | 第51-52页 |
4.2 现有产品调研 | 第52-56页 |
4.2.1 血气分析仪品牌调研 | 第52页 |
4.2.2 各品牌代表产品 | 第52-55页 |
4.2.3 血气分析仪型态分析 | 第55-56页 |
4.3 理邦i15简述和分析 | 第56-57页 |
4.4 理邦m16简述和分析 | 第57-59页 |
4.5 产品定位 | 第59-62页 |
4.5.1 产品功能定位 | 第59-60页 |
4.5.2 产品层次定位 | 第60页 |
4.5.3 产品使用环境分析 | 第60-61页 |
4.5.4 使用人群分析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血气分析仪设计 | 第63-75页 |
5.1 方案草图设计 | 第63-65页 |
5.1.1 思维导图 | 第63-64页 |
5.1.2 头脑风暴 | 第64-65页 |
5.1.3 定案草图 | 第65页 |
5.2 Rhino数字样机设计 | 第65-66页 |
5.3 KeyShot造型表达 | 第66-67页 |
5.4 设计说明与效果图展示 | 第67-73页 |
5.4.1 设计说明 | 第67-70页 |
5.4.2 效果图展示 | 第70-71页 |
5.4.3 手板制作与展示 | 第7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设计反思与设计方法归纳 | 第75-84页 |
6.1 已有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冲突 | 第75页 |
6.2 产品形象设计流程提出 | 第75-76页 |
6.3 自上而下的产品形象解构分析 | 第76-79页 |
6.3.1 分析企业社会形象和企业品牌 | 第76-77页 |
6.3.2 分析企业设计文化和设计理念 | 第77页 |
6.3.3 分析企业产品定位和产品风格 | 第77-78页 |
6.3.4 解构典型产品形象 | 第78-79页 |
6.4 自下而上的产品形象构建 | 第79-82页 |
6.4.1 该项目相关调研分析和定位 | 第80页 |
6.4.2 以企业产品形象DNA起点进行方案构建 | 第80页 |
6.4.3 对企业产品形象DNA的发展和创新 | 第80-81页 |
6.4.4 考虑不同系列产品形象之间的关系 | 第81页 |
6.4.5 以企业产品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品牌形象为标准进行方案的评估 | 第81-82页 |
6.5 企业产品形象重新塑造方法总结 | 第82-83页 |
6.5.1 同类产品形象分析 | 第82页 |
6.5.2 自身产品定位、产品风格、产品设计理念 | 第82-83页 |
6.5.3 企业产品形象特征DNA与产品方案构思 | 第83页 |
6.5.4 建立企业PI手册 | 第8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