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42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纳米材料作为伪固定相在CEC中的应用 | 第12-17页 |
1.2.1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PSP-CEC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1.2.2 金纳米材料在PSP-CEC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2.3 碳纳米材料在PSP-CEC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PSP-CEC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纳米材料在整体柱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1 金、银贵金属纳米材料在整体柱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3.2 碳纳米材料在整体柱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3 其他纳米材料在整体柱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纳米材料在开口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 第20-33页 |
1.4.1 聚合物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2 金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4.3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4 碳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25-30页 |
1.4.5 磁性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1.4.6 其他纳米材料在OT-CEC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1.5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第二章 MIL-100(Fe)纳米材料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在分离有机小分子中的应用 | 第42-67页 |
2.1 前言 | 第42-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43页 |
2.2.2 MIL-100(Fe)涂层毛细管的制备 | 第43-44页 |
2.2.3 溶液配制 | 第44页 |
2.2.4 分离过程 | 第44-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63页 |
2.3.1 MIL-100(Fe)涂层毛细管的表征 | 第45-47页 |
2.3.2 酸度对MIL-100(Fe)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3 MIL-100(Fe)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4 不同涂层层数(厚度)毛细管的分离性能 | 第49-58页 |
2.3.5 10-LC对其他物质的分离能力 | 第58-60页 |
2.3.6 10-LC与裸管性能比较 | 第60-63页 |
2.4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在分离有机小分子中的应用 | 第67-87页 |
3.1 前言 | 第67-6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68页 |
3.2.2 GO涂层毛细管的制备 | 第68-69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69页 |
3.2.4 分离过程 | 第69-7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3页 |
3.3.1 GO的表征 | 第70-71页 |
3.3.2 GO涂层毛细管的表征 | 第71-73页 |
3.3.3 分离条件优化 | 第73-79页 |
3.3.4 GO涂层毛细管对其他物质的分离及与裸管性能比较 | 第79-81页 |
3.3.5 GO涂层毛细管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第81-82页 |
3.3.6 与其他涂层毛细管性能比较 | 第82-83页 |
3.4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第四章 Cu_3(BTC)_2纳米材料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在毛细管电色谱方面的应用 | 第87-109页 |
4.1 前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8-89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88页 |
4.2.2 Cu_3(BTC)_2涂层毛细管的制备 | 第88-89页 |
4.2.3 溶液配制 | 第89页 |
4.2.4 分离过程 | 第8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9-104页 |
4.3.1 Cu_3(BTC)_2涂层毛细管的表征 | 第89-93页 |
4.3.2 酸度对Cu_3(BTC)_2稳定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4.3.3 分离条件优化 | 第94-104页 |
4.3.4 Cu_3(BTC)_2涂层毛细管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第104页 |
4.4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9-11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