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2页 |
1.1 有机电子学简介 | 第10-11页 |
1.2 影响有机电子器件性能的因素 | 第11-14页 |
1.2.1 有机半导体层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2 影响有机器件电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 第13-14页 |
1.3 小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 | 第14-34页 |
1.3.1 p-型有机半导体 | 第14-25页 |
1.3.2 n-型有机半导体 | 第25-33页 |
1.3.3 双极性有机半导体 | 第33-34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意义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测试仪器 | 第42-53页 |
2.1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 | 第42页 |
2.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制备 | 第42-45页 |
2.2.1 介电层的修饰 | 第43页 |
2.2.2 有机半导体层的制备 | 第43-45页 |
2.3 有机电子学器件的测试 | 第45-48页 |
2.3.1 场效应器件测试装置 | 第45-46页 |
2.3.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参数 | 第46-48页 |
2.4 有机薄膜的表征 | 第48-50页 |
2.4.1 原子力显微镜 | 第48-49页 |
2.4.2 X射线衍射 | 第49-50页 |
2.5 光学性质研究(Z-扫描技术)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基于s-苯并二茚并二噻吩-4,9-二酮衍生物的双极性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53-73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化合物的合成和基本性质 | 第54-56页 |
3.2.1 合成路线 | 第54页 |
3.2.2 光学电化学性质 | 第54-56页 |
3.3 场效应性质研究 | 第56-61页 |
3.3.1 薄膜器件表征 | 第56-58页 |
3.3.2 单晶结构 | 第58-59页 |
3.3.3 XRD表征 | 第59-61页 |
3.4 理论计算分析 | 第61-68页 |
3.5 有机反相器的研究 | 第68-69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章 烯氰基取代的苯并二茚并二噻吩类n-型有机半导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73-87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分子设计思路 | 第73-74页 |
4.3 分子的合成与基本性质表征 | 第74-78页 |
4.3.1 合成过程 | 第74-75页 |
4.3.2 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第75-78页 |
4.4 化合物的场效应性质研究 | 第78-82页 |
4.4.1 真空蒸镀法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 | 第78-80页 |
4.4.2 样品纯度对场效应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4.5 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82-8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第五章 基于噻吩并吡咯二酮(TPD)-衍生物的n-型有机半导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87-103页 |
5.0 引言 | 第87页 |
5.1 分子设计思路 | 第87-88页 |
5.2 合成路线 | 第88-90页 |
5.3 目标产物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第90-93页 |
5.4 溶液法制备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研究 | 第93-97页 |
5.4.1 溶液旋涂法制备场效应器件的技术 | 第93-96页 |
5.4.2 TPD-系列衍生物的场效应性质研究 | 第96-97页 |
5.4.3 实验结论 | 第97页 |
5.5 TPD-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 第97-100页 |
5.5.1 非线性光学和光限幅材料简介 | 第97-98页 |
5.5.2 TPD-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98-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六氮杂二氢并五苯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103-117页 |
6.1 引言 | 第103-104页 |
6.2 六氮杂二氢并五苯的合成 | 第104-106页 |
6.3 DHHAP的光谱和pH响应 | 第106-108页 |
6.4 不同强度的酸性溶液中DHHAP的核磁共振研究 | 第108-110页 |
6.5 DHHAP化合物稳定性及其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 第110-113页 |
6.6 DHHAP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113页 |
6.7 DHHAP分子的气体传感性质探索 | 第113-114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含不同杂原子的双极性半导体设计与合成探索 | 第117-127页 |
7.1 引言 | 第117-118页 |
7.2 3Th-2DQ和3Th-Azol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 第118-121页 |
7.3 染料永固紫(三苯二噁嗪)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21-125页 |
7.3.1 化合物的合成 | 第121-123页 |
7.3.2 化合物的性质 | 第123-12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