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论文

煤层注入CO2矿物化学反应机理及对煤体渗透率影响

摘要第6页
Abstract第6页
详细摘要第7-10页
Detailed Abstract第10-16页
1 引言第16-30页
    1.1 煤层注入CO_2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CO_2在煤层中矿物封存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3 酸—岩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4 CO_2注入对煤层孔隙结构影响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 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存在问题第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第25页
    1.5 取得成果及创新点第25-30页
2 注入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第30-38页
    2.1 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赋存状态第30-32页
    2.2 煤层气产出机理及影响因素第32-33页
    2.3 煤层注入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产气及固气机理第33-35页
    2.4 影响煤层注入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地质因素分析第35-37页
    2.5 小结第37-38页
3 注入CO_2后煤中矿物含量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第38-70页
    3.1 高阶煤中矿物的化学反应实验第38-45页
        3.1.1 实验方法、原理第38-39页
        3.1.2 实验设计、组成第39-42页
        3.1.3 实验测试方法第42-45页
    3.2 地下水化学成分及煤中不同矿物含量的变化第45-61页
        3.2.1 地下水pH值以及离子成分的变化第46-52页
        3.2.2 煤中不同矿物含量的变化第52-57页
        3.2.3 不同矿物的化学反应分析第57-61页
    3.3 影响高阶煤中矿物化学反应的因素分析第61-68页
        3.3.1 煤储层中流体的水化学特征对矿物化学反应的影响第61-65页
        3.3.2 高阶煤中矿物组成的不同对矿物化学反应的影响分析第65-67页
        3.3.3 温度、压力对煤中矿物化学反应的影响分析第67-68页
        3.3.4 其他因素第68页
    3.4 小结第68-70页
4 煤中主要矿物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离子溶出机理研究第70-116页
    4.1 矿物反应动力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70-74页
        4.1.1 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第70-73页
        4.1.2 矿物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73-74页
    4.2 矿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第74-87页
        4.2.1 反应动力学方程中参数计算方法第74-75页
        4.2.2 矿物反应动力学实验设计第75-78页
        4.2.3 碳酸盐矿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第78-82页
        4.2.4 粘土矿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第82-87页
    4.3 Phreeqc数值模拟研究第87-99页
        4.3.1 矿物与CO_2水溶液平衡反应模拟第88-94页
        4.3.2 矿物动力学批次反应模拟第94-98页
        4.3.3 模拟对实验数据的补充第98-99页
    4.4 矿物离子溶出规律分析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建立第99-114页
        4.4.1 控制离子溶出的化学作用方式第99-100页
        4.4.2 矿物化学反应离子溶出浓度—时间模型第100-104页
        4.4.3 矿物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及方程的建立第104-114页
    4.5 小结第114-116页
5 CO_2注入后高阶煤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研究第116-134页
    5.1 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6-117页
    5.2 CO_2注入后高阶煤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第117-129页
        5.2.1 实验模拟结果分析第117-126页
        5.2.2 渗透率变化与不同影响因素的耦合分析第126-129页
    5.3 矿物变化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机理探讨第129-133页
        5.3.1 正效应因素分析第129-130页
        5.3.2 负效应因素分析第130-133页
    5.4 小结第133-134页
6 沁水盆地CO_2注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试验及效果分析第134-150页
    6.1 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北区块的基本地质特征第134-135页
    6.2 CO_2注入后对地下水以及储层的影响第135-145页
        6.2.1 产出水离子成分变化的拟合分析第136-142页
        6.2.2 渗透率变化的拟合分析及降低负效应对煤储层伤害的方法第142-144页
        6.2.3 气体成分变化分析第144-145页
    6.3 适合CO_2注入的煤储层类型及施工建议第145-147页
    6.4 小结第147-1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7.1 结论第150-152页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科研工作情况及获奖情况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纳米材料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GIS隔离开关操作重复放电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