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液晶媒介的生物医学光纤传感特性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9页
    1.1 液晶第14-21页
        1.1.1 液晶分子第14-15页
        1.1.2 液晶的光学特性第15-17页
        1.1.3 液晶的取向有序性第17-21页
    1.2 液晶媒介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21-24页
        1.2.1 免疫分析第21-23页
        1.2.2 蛋白质分析第23-24页
        1.2.3 核酸分析第24页
    1.3 光纤生物传感技术第24-35页
        1.3.1 光纤倏逝场第25-26页
        1.3.2 基于倏逝场的光纤传感技术第26-31页
        1.3.3 基于倏逝场的光纤生物传感技术第31-3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5-39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1.4.2 研究内容第36-39页
第二章 侧边抛磨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制备技术第39-52页
    2.1 侧边抛磨光纤的传输特性第39-41页
    2.2 侧边抛磨光纤的制备第41-44页
    2.3 侧边抛磨光纤传感器第44-47页
    2.4 基于液晶的侧边抛磨光纤器件第47-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基于向列相液晶取向变化的侧边抛磨光纤传感特性研究第52-71页
    3.1 前言第52-53页
    3.2 实验设计与样品制备第53-58页
        3.2.1 实验设计第53-54页
        3.2.2 侧边抛磨光纤抛磨区的液晶盒制备第54-57页
        3.2.3 液晶盒基板的表面锚泊作用对液晶取向的影响第57-58页
        3.2.4 外加电场对液晶取向的影响第58页
    3.3 实验原理与装置第58-62页
        3.3.1 实验原理第58-60页
        3.3.2 实验装置第60-62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69页
        3.4.1 侧边抛磨光纤测量由机械旋转法引起的液晶取向变化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7页
        3.4.2 侧边抛磨光纤测量由电压调制法引起的液晶取向变化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基于胆甾相液晶螺旋结构变化的侧边抛磨光纤传感特性研究第71-86页
    4.1 前言第71-72页
    4.2 实验设计与样品制备第72-77页
        4.2.1 实验设计第72-74页
        4.2.2 胆甾相液晶的制备第74-76页
        4.2.3 温度对胆甾相液晶螺旋结构变化的影响第76-77页
    4.3 实验原理与装置第77-80页
        4.3.1 实验原理第77-79页
        4.3.2 实验装置第79-80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0-84页
        4.4.1 胆甾醇酯液晶的反射光谱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第80-82页
        4.4.2 侧边抛磨光纤的透射光谱对胆甾醇酯液晶螺旋结构变化的响应第82-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液晶的取向及结构对磷脂酰胆碱浓度的光学响应特性研究第86-104页
    5.1 前言第86-87页
    5.2 L-A-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与液晶分子的疏水缔合作用第87-90页
    5.3 液晶的取向及结构对磷脂酰胆碱浓度的光学响应特性实验第90-102页
        5.3.1 实验原理第90-91页
        5.3.2 样品的制备与实验装置第91-93页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3-102页
    5.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9页
    6.1 总结第104-107页
    6.2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0页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0-121页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拟投稿论文列表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项目资助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MnGa合金的Co/Cu掺杂相变及磁性研究和多孔结构制备
下一篇:后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及碳杂键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