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构架与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构建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1-23页 |
2.1.1 工业企业内涵 | 第21-22页 |
2.1.2 工业企业外延 | 第22-23页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2.2.1 国外关于节能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2.2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4-25页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2.3.1 国内有关节能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2.3.2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 | 第26-27页 |
2.3.3 实现企业节能的路径分析研究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的理论研究 | 第30-36页 |
3.1 工业企业自主节能的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3.1.1 计划行为理论 | 第30页 |
3.1.2 经济外部性理论 | 第30-31页 |
3.1.3 公共物品性理论 | 第31页 |
3.1.4 规模经济理论 | 第31-32页 |
3.2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3.2.1 政府管制理论 | 第32页 |
3.2.2 公众参与理论 | 第32-33页 |
3.2.3 技术进步理论 | 第33页 |
3.2.4 竞争理论 | 第33-34页 |
3.2.5 消费者理论 | 第34页 |
3.2.6 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理论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8页 |
4.1 工业企业环境 | 第36-37页 |
4.2 影响因素假设 | 第37-47页 |
4.2.1 工业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因素 | 第37-39页 |
4.2.2 工业企业外部微观环境因素 | 第39-43页 |
4.2.3 工业企业自身主体因素 | 第43-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首都钢铁集团节能影响因素对节能行为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8-57页 |
5.1 首都钢铁集团的成长历程和规模 | 第48-49页 |
5.2 首都钢铁集团节能现状 | 第49-52页 |
5.2.1 首都钢铁集团能源管理现状 | 第49-50页 |
5.2.2 首都钢铁集团生产运作过程节能现状 | 第50-52页 |
5.3 首都钢铁集团节能现状影响因素 | 第52-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57-71页 |
6.1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中变量分析与指标选择 | 第57-63页 |
6.1.1 被解释变量 | 第57-58页 |
6.1.2 解释变量 | 第58-63页 |
6.2 问卷设计 | 第63-64页 |
6.3 数据收集 | 第64-65页 |
6.4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65-68页 |
6.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65-67页 |
6.4.2 企业节能行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67-68页 |
6.5 研究方法的设计 | 第68-70页 |
6.5.1 逻辑顺序与研究方法确定 | 第68-69页 |
6.5.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69-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工业企业节能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与结果讨论 | 第71-97页 |
7.1 因子分析 | 第71-79页 |
7.1.1 因子检验 | 第72-73页 |
7.1.2 因子提取 | 第73-76页 |
7.1.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第76-79页 |
7.2 相关分析 | 第79-86页 |
7.2.1 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与工业企业节能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79-86页 |
7.2.2 相关分析结论 | 第86页 |
7.3 结构方程模型 | 第86-95页 |
7.3.1 构建初始模型 | 第87-88页 |
7.3.2 初始 SEM 模型检验与修正 | 第88-90页 |
7.3.3 修正 SEM 评估 | 第90-92页 |
7.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小结 | 第92-9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0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97-98页 |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98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9-110页 |
附录 | 第110-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