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基于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匹配的全球研发系统架构设计规则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目录第15-19页
图目录第19-20页
表目录第20-21页
1 绪论第21-39页
    1.1 研究背景第21-27页
        1.1.1 现实背景第21-23页
        1.1.2 理论背景第23-27页
    1.2 问题提出第27-30页
    1.3 研究框架第30-35页
        1.3.1 技术路线第30-31页
        1.3.2 概念模型第31-32页
        1.3.3 章节安排第32-35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35-39页
        1.4.1 方法选择第35-36页
        1.4.2 研究对象第36-37页
        1.4.3 创新点第37-39页
2 文献综述第39-63页
    2.1 研发国际化第40-43页
        2.1.1 研发行为的国际化研究第40-41页
        2.1.2 后发企业的研发国际化第41-43页
    2.2 架构理论与模块性第43-49页
        2.2.1 模块化架构第43-46页
        2.2.2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第46-48页
        2.2.3 镜像假设在全球研发系统中的挑战第48-49页
    2.3 技术差距第49-52页
        2.3.1 技术溢出与技术差距第49-50页
        2.3.2 复杂系统内的技术差距第50-52页
    2.4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第52-60页
        2.4.1 组织身份及其持续性特征第52-54页
        2.4.2 组织身份与组织身份认同第54-55页
        2.4.3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管理第55-58页
        2.4.4 模块性设计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第58-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3页
3 技术差距对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第63-86页
    3.1 问题提出第63-64页
    3.2 理论基础第64-65页
    3.3 研究设计第65-68页
        3.3.1 方法选择第65页
        3.3.2 案例选择第65-67页
        3.3.3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67页
        3.3.4 访谈内容第67-68页
    3.4 研究发现第68-78页
        3.4.1 东华与盾安的研发系统架构构建过程第68-73页
        3.4.2 海康与迈瑞的研发系统架构构建过程第73-78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78-82页
        3.5.1 组织架构与技术架构的不同构建过程第78-80页
        3.5.2 后发企业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则第80-82页
    3.6 本章小结第82-86页
4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对研发系统架构的影响机制研究第86-124页
    4.1 问题提出第86-87页
    4.2 理论假设第87-89页
    4.3 研究设计第89-114页
        4.3.1 方法选择第89-90页
        4.3.2 模糊集赋值方式第90-91页
        4.3.3 样本选择第91-99页
        4.3.4 构念编码依据第99-106页
        4.3.5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106-114页
    4.4 研究发现第114-11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116-120页
        4.5.1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与镜像假设第116页
        4.5.2 技术模块性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第116-119页
        4.5.3 组织模块性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第119-120页
    4.6 本章小结第120-124页
5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影响机制的比较研究第124-140页
    5.1 问题提出第124-125页
    5.2 理论假设第125-127页
    5.3 研究设计第127-131页
        5.3.1 方法选择第127-128页
        5.3.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128-131页
    5.4 研究发现第131-133页
        5.4.1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带来的影响第131-133页
        5.4.2 区域层面与组织层面认同因素的共同作用第133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133-137页
        5.5.1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与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作用效应趋同性第133-135页
        5.5.2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对组织身份认同差距作用效应传导性第135页
        5.5.3 区域与组织层面认同差距对架构设计空间的双重约束性第135-136页
        5.5.4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可能会对国有企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第136-137页
    5.6 本章小结第137-140页
6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协同模式研究第140-160页
    6.1 问题提出第140-141页
    6.2 研究设计第141-142页
        6.2.1 研究案例选择第141页
        6.2.2 数据处理过程第141-142页
        6.2.3 数据分析框架第142页
    6.3 研究发现第142-152页
        6.3.1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构建的特征第142-143页
        6.3.2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障碍的管理第143-147页
        6.3.3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同构/异构协同第147-152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52-156页
        6.4.1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管理响应机制第152-154页
        6.4.2 全球研发系统架构的障碍克服与协同运作机制第154-156页
    6.5 本章小结第156-160页
        6.5.1 同构和异构间的二元第157页
        6.5.2 模块性和关联性间的二元第157-158页
        6.5.3 权力和地位间的二元第158页
        6.5.4 效率与效益间的二元第158-16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60-170页
    7.1 研究结论第160-163页
        7.1.1 技术差距的前因作用第160-161页
        7.1.2 组织身份认同差距的调节作用第161页
        7.1.3 区域制度认同差距的间接影响第161-162页
        7.1.4 组织模块性与技术模块性的协同模式第162页
        7.1.5 基于“不对称假设”的架构设计规则第162-163页
    7.2 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第163-167页
        7.2.1 理论贡献第163-165页
        7.2.2 应用价值第165-167页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167-170页
        7.3.1 跨行业比较与细分行业分析第167页
        7.3.2 技术特征的聚焦与解构第167-168页
        7.3.3 跨层次研究的设计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6页
附录第186-190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变革决策的前瞻性特征与多源启动神经机制研究--基于新能源转型情境
下一篇:基于非线性方法和VaR的均线交易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