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范围和案例地点选择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选择 | 第17页 |
·资料获取及数据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研究的方法手段 | 第18-19页 |
·比较优势系数测度 | 第19页 |
·拓展了能值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能值及其相关理论 | 第20-49页 |
·能值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能值理论的产生 | 第20-21页 |
·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22页 |
·国外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国内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能值分析与能量生态学分析 | 第24-27页 |
·能量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能量分析的缺陷 | 第26页 |
·能值分析与能量分析的比较 | 第26-27页 |
·能值理论与农业生态系统 | 第27-28页 |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 第27-28页 |
·能值理论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第2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8-36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 第28-30页 |
·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 | 第30-32页 |
·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 | 第32-33页 |
·传统农业比较优势测度方法综述 | 第33-36页 |
·传统比较优势方法的缺陷 | 第36页 |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论 | 第36-47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37-40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40-42页 |
·绿色经济理论 | 第42-44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44-47页 |
·能值理论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论 | 第47-49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小麦、玉米、苹果、大枣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 第49-56页 |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1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主要农作物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的分析 | 第51-52页 |
·陕西小麦、玉米、苹果和大枣生产系统能值指标体系的分析 | 第52-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页 |
·附加说明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小麦生产投入产出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56-68页 |
·小麦生产情况 | 第56-58页 |
·小麦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分析 | 第58-63页 |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 第60页 |
·可更新环境能值和不可更新环境能值投入 | 第60-61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 第61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占总辅助能的比例 | 第61-62页 |
·工业辅助能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62页 |
·可更新的有机能值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62-63页 |
·小麦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小麦生产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65-68页 |
·能值比较优势系数法 | 第65-66页 |
·小麦生产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玉米生产投入产出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68-80页 |
·玉米生产情况 | 第68-70页 |
·玉米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第70-75页 |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 第73页 |
·可更新环境能值和不可更新环境能值投入 | 第73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 第73-74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占总辅助能的比例 | 第74页 |
·工业辅助能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74-75页 |
·可更新的有机能值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75页 |
·玉米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 第75-78页 |
·玉米生产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78-80页 |
第六章 苹果生产投入产出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80-94页 |
·苹果生产情况 | 第80-83页 |
·苹果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第83-89页 |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 第86页 |
·可更新环境能值和不可更新环境能值投入 | 第86-87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 第87页 |
·工业辅助能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87-88页 |
·可更新的有机能值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88-89页 |
·苹果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 第89-92页 |
·苹果生产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92-94页 |
第七章 大枣生产投入产出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94-105页 |
·大枣生产情况 | 第94-95页 |
·大枣生产系统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第95-100页 |
·无偿环境能值投入与购买能值投入 | 第97-98页 |
·可更新环境能值和不可更新环境能值投入 | 第98-99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 | 第99页 |
·工业辅助能值和有机辅助能值投入占总辅助能的比例 | 第99页 |
·工业辅助能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99-100页 |
·可更新的有机能值内部能值投入结构 | 第100页 |
·大枣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比较 | 第100-102页 |
·太阳能值转换率 | 第100-101页 |
·净能值产出率 | 第101页 |
·能值投入率 | 第101页 |
·能值投入密度 | 第101-102页 |
·环境压力 | 第102页 |
·宏观经济价值 | 第102页 |
·大枣生产能值比较优势分析 | 第102-105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105-109页 |
·主要结论 | 第105-106页 |
·对策建议 | 第106-108页 |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