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2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24-25页 |
·研究基本思路、方法和内容安排 | 第25-32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研究内容安排 | 第31-32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局限 | 第32-34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32-33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34-41页 |
·人力资本理论及相关概念探析 | 第34-3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4页 |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辨析 | 第34-37页 |
·劳动力迁移理论及相关概念探析 | 第37-40页 |
·推力-拉力理论 | 第37-38页 |
·托达罗模型 | 第38页 |
·新经济迁移理论 | 第38页 |
·相关概念探析 | 第38-40页 |
·系统理论 | 第40页 |
·劳动力数量平衡原理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系统观的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机制研究 | 第41-48页 |
·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机制分析 | 第43-44页 |
·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途径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农村人口生产子系统人口控制基础分析——农村家庭人口偏好诊断 | 第48-55页 |
·研究模型设定及变量描述 | 第48-50页 |
·估计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相关收入的影响估计 | 第50-51页 |
·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成员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估计 | 第51-52页 |
·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居住地乡城迁移可能性的影响估计 | 第52-54页 |
·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子系统乡城迁移规律分析——以高等教育途径为例 | 第55-71页 |
·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就学与就业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农村生源大学生就学与就业乡城迁移规律分析 | 第56-61页 |
·研究变量定义及统计描述 | 第56-57页 |
·数量模型设定 | 第57-58页 |
·农村生源大学生乡城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8页 |
·研究变量定义及统计描述 | 第62-63页 |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策略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 第63-64页 |
·结果检验与分析 | 第64-68页 |
·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8-71页 |
第六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子系统乡城迁移规律诊断——农村家庭流动类型决策、收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105页 |
·农村家庭流动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82页 |
·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 第71-74页 |
·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化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74-77页 |
·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82页 |
·农户流动行为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 | 第82-91页 |
·研究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 第83-85页 |
·农户流动行为对农户收入影响估计 | 第85-91页 |
·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与农村家庭生活福利关系研究 | 第91-102页 |
·模型设定与研究变量描述 | 第92-98页 |
·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家庭收益影响估计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七章 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系统过程中的政府疏导实现 | 第105-111页 |
·农村人口生产子系统人口控制实现基础 | 第105-107页 |
·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子系统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实现路径 | 第107-109页 |
·农村劳动力子系统剩余劳动力乡城疏导路径实现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附录 | 第11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