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环境的华东电脑竞争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问题和目的 | 第13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结构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26页 |
2.1 动态竞争理论 | 第16-18页 |
2.1.1 攻击者和反击者的竞争环境 | 第17页 |
2.1.2 攻击行动和反击行动 | 第17-18页 |
2.1.3 攻击和反击体现的组织绩效 | 第18页 |
2.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第18-20页 |
2.2.1 政治因素分析 | 第19页 |
2.2.2 经济因素分析 | 第19页 |
2.2.3 社会因素分析 | 第19页 |
2.2.4 技术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2.3 波特五力分析 | 第20-22页 |
2.4 SWOT分析 | 第22-23页 |
2.4.1 内部分析:优势和优劣 | 第23页 |
2.4.2 外部分析:机会和威胁 | 第23页 |
2.4.3 SWOT分析步骤 | 第23页 |
2.5 特劳特定位理论 | 第23-25页 |
2.5.1 定位理论的内容和方法 | 第24页 |
2.5.2 再定位理论的发展 | 第24-25页 |
2.6 本文的理论借鉴 | 第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华东电脑现有的定位及竞争策略 | 第26-31页 |
3.1 公司的创立及历史回顾 | 第26-27页 |
3.2 公司现有定位及竞争策略 | 第27-29页 |
3.2.1 公司的业务定位 | 第27页 |
3.2.2 公司的竞争策略 | 第27-29页 |
3.3 公司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华东电脑公司现有竞争策略分析 | 第31-47页 |
4.1 供需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4.1.1 供给分析 | 第31-32页 |
4.1.2 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4.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第33-38页 |
4.2.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4.2.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35页 |
4.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5-37页 |
4.2.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7-38页 |
4.3 产业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 第38-43页 |
4.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第38-40页 |
4.3.2 潜在竞争者分析性 | 第40-41页 |
4.3.3 供应商分析 | 第41-42页 |
4.3.4 客户分析 | 第42页 |
4.3.5 替代品分析 | 第42-43页 |
4.4 内部与外部SWOT分析 | 第43-46页 |
4.4.1 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43-44页 |
4.4.2 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44-46页 |
4.5 现有定位分析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动态环境的华东电脑竞争策略调整 | 第47-56页 |
5.1 业务定位转变 | 第47-48页 |
5.1.1 向市场的转变 | 第47-48页 |
5.1.2 向技术的转变 | 第48页 |
5.1.3 向服务的转变 | 第48页 |
5.2 公司层竞争策略调整 | 第48-50页 |
5.2.1 限制多元化战略 | 第49页 |
5.2.2 取消外包战略 | 第49-50页 |
5.2.3 调整并购战略 | 第50页 |
5.3 业务层竞争策略调整 | 第50-51页 |
5.3.1 集中成本领导战略 | 第50-51页 |
5.3.2 集中差异化战略 | 第51页 |
5.4 基于战略调整的组织结构调整 | 第51-55页 |
5.4.1 重构原则 | 第52-53页 |
5.4.2 调整后的组织结构 | 第53-54页 |
5.4.3 实施保障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56-5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