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8-9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一、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 第13-18页 |
(一)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二)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主体 | 第15页 |
(四)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类型 | 第15-16页 |
(五)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控制人 | 第16-18页 |
二、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与隐私权 | 第18-21页 |
(一) 隐私权之理解 | 第18-19页 |
(二)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与隐私权的区分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现状分析 | 第21-38页 |
一、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现状 | 第21-36页 |
(一)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的民事救济 | 第21-34页 |
(二) 我国现行法律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34-36页 |
二、 我国现行法律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缺乏有机的法律保护体系 | 第36页 |
(二) 对垃圾短信、垃圾电子邮件、快递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 | 第36-37页 |
(三) 缺乏事后救济与保障制度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域外比较 | 第38-43页 |
一、 立法保护模式 | 第38-40页 |
二、 行业自律模式 | 第40-41页 |
三、 两种保护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建议 | 第43-50页 |
一、 确立我国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模式 | 第43-44页 |
二、 构建有机的法律体系 | 第44-46页 |
三、 对垃圾短信、垃圾电子邮件、快递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 第46-48页 |
四、 完善事后救济和保障制度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