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 (二)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页 |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 (一)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 一、消费与高中生 | 第14页 |
| 二、消费价值观和价值观 | 第14-15页 |
| 三、高中生消费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 第15-16页 |
| 四、高中生消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现状 | 第18-26页 |
| 一、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 第18-20页 |
| (一) 问卷的设计 | 第18页 |
|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 二、部分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 (一) 偏重物质享受,轻精神文化 | 第20-21页 |
| (二) 过于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 | 第21页 |
| (三) 知行不一 | 第21页 |
| (四) 对勤俭节约的“误读” | 第21-22页 |
| 三、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 (一) 外在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 | 第22-24页 |
| (二) 内在的自发因素:青春期的特殊性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对策 | 第26-35页 |
| 一、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引导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 (一) 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页 |
| (二)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27页 |
| (三) 知行统一的原则 | 第27页 |
| 二、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引导的目标 | 第27-29页 |
| (一) 合理继承“崇俭”的中国传统消费价值观 | 第27-28页 |
| (二) 树立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价值观 | 第28页 |
| (三) 树立避免盲从的理性消费价值观 | 第28-29页 |
| (四) 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消费价值观 | 第29页 |
| 三、高中生消费价值观引导的渠道 | 第29-35页 |
| (一) 加强学校教育发挥其在消费价值观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 第29-31页 |
| (二)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发挥其消费价值观引导中的基础作用 | 第31-32页 |
| (三) 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其在消费价值观引导的关键作用 | 第32-33页 |
| (四)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发挥其在消费价值观引导中的决定作用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附录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