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低碳交通及碳排放水平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21页 |
2.1 低碳交通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2.1.1 低碳交通的概念及内涵 | 第14-16页 |
2.1.2 发展低碳交通的意义 | 第16页 |
2.2 碳排放水平理论及评价概述 | 第16-17页 |
2.2.1 碳排放水平的理论分析 | 第16-17页 |
2.2.2 碳排放水平评价的目标 | 第17页 |
2.3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方法概述 | 第17-21页 |
2.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17-18页 |
2.3.2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5页 |
3.1 典型国家交通运输碳排放现状及经验借鉴 | 第21-31页 |
3.1.1 英国 | 第21-23页 |
3.1.2 日本 | 第23-24页 |
3.1.3 美国 | 第24-26页 |
3.1.4 德国 | 第26-28页 |
3.1.5 小结 | 第28-31页 |
3.2 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现状及分析 | 第31-33页 |
3.2.1 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现状 | 第31-32页 |
3.2.2 碳排放增长起因分析 | 第32-33页 |
3.3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57页 |
4.1 碳排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 第35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5页 |
4.1.2 体系目标 | 第35页 |
4.2 评价体系主要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3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 | 第36-37页 |
4.4 碳排放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 第37-48页 |
4.4.1 碳排放相关的基本计算公式 | 第37-39页 |
4.4.2 指标的具体含义及量化 | 第39-48页 |
4.5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 | 第48-57页 |
4.5.1 利用 AHP 理论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8-53页 |
4.5.2 指标体系的 Fuzzy 综合评价 | 第53-57页 |
第五章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57-65页 |
5.1 地区基本情况分析及指标分析 | 第57-58页 |
5.2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评价 | 第58-63页 |
5.2.1 公路运输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 | 第59-60页 |
5.2.2 一级准则层指标碳排放水平评价 | 第60-63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