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19-33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2.1.1 农村公路方面 | 第19-21页 |
2.1.2 投融资方面 | 第21-22页 |
2.2 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3-25页 |
2.2.3 外部性理论 | 第25-26页 |
2.3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26-32页 |
2.3.1 国外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经验 | 第26-27页 |
2.3.2 国内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经验 | 第27-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分析 | 第33-51页 |
3.1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3.1.1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3.1.2 农村公路建设现有投资主体分析 | 第34-38页 |
3.2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8-45页 |
3.2.1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及现状 | 第38-42页 |
3.2.2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问题及障碍 | 第42-45页 |
3.3 陕南农村公路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3.3.1 建设资金不足 | 第45页 |
3.3.2 筹资渠道单一 | 第45-46页 |
3.3.3 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46页 |
3.3.4 交通专项资金到位率不足 | 第46-47页 |
3.3.5 普通公路公益属性的投融资机制缺失 | 第47页 |
3.4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问题原因分析 | 第47-50页 |
3.4.1 中央政府投入不足 | 第47页 |
3.4.2 地方财政投入减少 | 第47-48页 |
3.4.3 地区资金分配结构不平衡 | 第48-49页 |
3.4.4 转移支付不到位 | 第49页 |
3.4.5 农村公路利润率低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渠道的拓展 | 第51-59页 |
4.1 建设项目融资常用模式适用性分析 | 第51-53页 |
4.1.1 BOT 项目融资模式 | 第51-52页 |
4.1.2 PEI 项目融资模式 | 第52-53页 |
4.2 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的经济学分析 | 第53页 |
4.3 陕南农村公路建设现行融资政策目标分析 | 第53-55页 |
4.3.1 近期实现目标 | 第54页 |
4.3.2 远期规划目标 | 第54-55页 |
4.4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渠道的拓展 | 第55-57页 |
4.4.1 针对公路直接用户合理增设新的税收项目 | 第55页 |
4.4.2 成立农村公路服务基金 | 第55-56页 |
4.4.3 发行农村公路彩票 | 第56页 |
4.4.4 灵活的招商引资方式 | 第56-57页 |
4.4.5 向国际金融组织申请贷款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对策措施 | 第59-64页 |
5.1 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基本原则 | 第59-60页 |
5.2 陕南地区资金筹措的对策建议 | 第60-62页 |
5.3 陕南地区资金筹措的保障措施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5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