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构建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

CONTENTS第6-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一、碳税法律制度的概况第12-22页
    (一) 碳税法律制度的产生背景第12-18页
        1. 欧盟航空碳税问题第12-13页
        2.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际低碳发展要求第13-16页
        3. 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浪潮第16-18页
    (二)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第18-22页
        1.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第18-19页
        2. 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第19页
        3. 应对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第19-20页
        4. 弥补环境税缺位的需要第20-22页
二、碳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第22-28页
    (一) 碳税的内涵第22-23页
    (二) 碳税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1. 公共物品理论第23-24页
        2. 庇古税理论第24-25页
        3. 污染者付费原则第25-26页
        4. 双重红利理论第26-28页
三、各国碳税法律制度的要素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8-39页
    (一) 各国碳税法律制度的要素比较第28-35页
        1. 立法模式第28-29页
        2. 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第29-30页
        3. 税率的确定第30-32页
        4. 计税依据第32-33页
        5. 税收优惠第33-35页
    (二) 各国碳税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9页
        1. 遵循碳税收中性化的原则和目标第35-36页
        2. 以碳含量作为计税依据第36-37页
        3. 完善相关的配套税收政策第37-38页
        4. 税收优惠第38-39页
四、我国碳税法律制度重点探索第39-55页
    (一) 我国开征碳税的利弊分析第39-41页
        1. 我国征收碳税的积极意义第39-40页
        2. 我国征收碳税的不利后果第40-41页
    (二) 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第41-43页
        1. 碳减排空间大第41-42页
        2. 符合税收中性化的税法原则第42页
        3. 理论基础充分第42-43页
        4. 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第43页
        5. 政策可行,经验丰富第43页
    (三) 构建碳税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第43-55页
        1. 碳税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第43-45页
        2. 我国开征碳税的要素设计第45-52页
        3. 相关配套制度设计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污水处理服务市场化改革成效评价
下一篇:MISR和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数据融合及其在大气细颗粒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