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流动人口管理的概念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2.1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3-24页 |
2.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 第26-34页 |
3.1 改革开放以来德州市流动人口规模历史回顾 | 第26-27页 |
3.2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 第27-32页 |
3.2.1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 | 第28-30页 |
3.2.2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 | 第30-31页 |
3.2.3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 第31-32页 |
3.3 德州市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德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4-42页 |
4.1 德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现状 | 第34-36页 |
4.1.1 加强了政府主管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第34-35页 |
4.1.2 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更加优化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 第35页 |
4.1.3 为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提供积极保障 | 第35-36页 |
4.1.4 开拓创新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措施 | 第36页 |
4.2 当前德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9页 |
4.2.1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的创新理念滞后 | 第36页 |
4.2.2 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6-37页 |
4.2.3 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组织体制不健全 | 第37页 |
4.2.4 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 | 第37-38页 |
4.2.5 对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的社会化管理程度不够 | 第38页 |
4.2.6 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严重的社会现状未能有效遏制 | 第38-39页 |
4.3 德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 第39页 |
4.3.2 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9-40页 |
4.3.3 政府的管理理念转变不到位 | 第40页 |
4.3.4 流动人口群体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管理的难度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加强德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2-52页 |
5.1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 第42-44页 |
5.1.1 转变传统观念和服务意识 | 第42-43页 |
5.1.2 城市规划与流动人口管理 | 第43页 |
5.1.3 强化培训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 | 第43-44页 |
5.2 完善法规建设提供流动人口管理的制度保障 | 第44-45页 |
5.3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 | 第45-47页 |
5.3.1 健全组织机构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保障 | 第45-46页 |
5.3.2 明确街道(镇)和社区(村)职责实施属地化管理 | 第46页 |
5.3.3 配置专职协管员充实流动人口管理队伍 | 第46页 |
5.3.4 合理立项建立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保障机制 | 第46-47页 |
5.3.5 加强督导监管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考核机制 | 第47页 |
5.4 扩大公共服务加大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力度 | 第47-49页 |
5.5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水平 | 第49-52页 |
5.5.1 把握关键提高效率 | 第49-50页 |
5.5.2 信息共享与统筹协调 | 第50-51页 |
5.5.3 明确责任共同参与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